平谷区熊儿寨乡始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的龙头工程,通过“五有”标准夯实实践阵地,取得一定成效,也赢得了百姓的口碑。
对全乡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硬件提升,新增站牌、实践园地16个,清理活动场地8处,由全乡统一制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和工作制度,所有内容均已上墙展示,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按照创城示范村要求,对熊儿寨村和北土门村两个村委会的闲置库房、陈旧的会议室、车库等资源进行改造,打造出集乡情村史陈列室、多功能中心、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卫生室、微型消防站等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进一步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点功能。
各村成立由党员、团员、巾帼、老兵等组成的生态保护、文化志愿、金玫瑰志愿、青年志愿、农技普及、应急保障、帮扶支援志愿服务支队49个,共计500余人,构建了层次清晰、多元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均已在“平谷融媒”线上注册,根据本村特色,实行“点单—派单—接单”的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持续发力。
通过“微网格”积极收集群众诉求,打造“1+7”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熊儿寨村针对减负背景下山区儿童业余生活单一问题,为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开展文明创城、学习雷锋、传统国画进山乡等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双减”后山乡儿童精神生活;魏家湾村组织“妇女管家”队伍,服务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北土门村依托红谷·冀东抗战党史教育基地,组建农民红色经典诵读队;南岔村依托食用菌基地打造“蘑菇讲堂”;东沟村、老泉口村依托特色美食、高端民宿打造巧手厨娘·民宿管家课堂;花峪村依托老年餐桌打造孝老敬老服务驿站,实现了一村一站、一站一品,按照百姓需求建站、把文明实践活动做到百姓心坎上。
各村文明实践活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百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本村实际和百姓需求进行活动前期的组织策划,根据党员、群众、老人、儿童、妇女五类受众人群确定不同活动主题,充分挖掘当月特殊时间节点,结合清明节、端午节、建军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打造适用、管用、实用的文明实践活动项目,确保不同群体活动实现月月全覆盖。经过反复思考后的活动项目安排在每月月末提交乡创城专班进行汇总审核。专班按照多样性、可落地性、受众人群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核,剔除敷衍了事、操作性不强的活动安排,确保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活动前,各村通过网格群提前对外公布,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熊儿寨乡始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稳步推进乡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把手”工程。乡党委书记担任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志愿服务队队长,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实践站站长、村级志愿服务队队长,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全乡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精神文明常态化创建等工作,建立每周一自查、每月一督导、每半年一总结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2022年熊儿寨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专项督导检查11次,并已基本形成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抓、多科室齐落实的工作态势。
下一步,熊儿寨乡将严格对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导标准》要求,继续精益求精建阵地,围绕中心抓实践,不断提升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