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专家说之清明

日期:2022-04-01 17:10    来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号:        
  • 清明
  • 清明

视频来源:首都之窗人文北京频道

每当到公历4月5日前后,我们就会迎来清明节气。清明,为什么称为清明?古人认为,天气到了这个时候,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所以称为清明。意思是指万物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象。

清明祭祖这种习俗在唐代已经蔚然成风。那么在北京,我们可以看到元明清时期都有记载,人们在清明的时候,通常是到郊外去祭祖,会挂很多的楮锭。《帝京景物略》里面就讲到说粲粲然满道也,就是说有非常多的祭祀用品。人们去祭祖一方面是表达感恩之心,同时也借机来亲近大自然。

在清明节期间是有非常多的娱乐活动,比如说踏青、放风筝、斗鸡、荡秋千等等。明代的高粱河那一带有非常多的柳树,人们会到这里来踏青。有史书记载,每当到清明节的时候,这个地方能聚集上万人之多。

在历史上清明节还有插柳的习俗。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柳树青青,人们就会折一些柳树的枝条插在门上、窗上,有的也会戴在头上。谚语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这种谚语当然听起来是有点好笑,但是它确实是反映了人们也想通过戴柳的方式把这样的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来转移到自己身上,这也特别符合春天的特点。

北京的清明节也发展出来特有的饮食。因为清明和寒食节关系非常的密切,所以清明节的饮食往往都是可以冷食的。在北京就出现了寒食十三绝,有五蒸五炸三烤,比如像什么螺丝转儿、姜丝排叉等等,这些人们都可以冷食,也是我们现在特别享受的北京的小吃和美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