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灯谜融入冬奥元素 花市元宵灯会展非遗

日期:2018-03-01 10:02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 W020180301351445553939.jpg.jpg
  • W020180301351445553939.jpg.jpg

  

  2月28日晚6时,夕阳未落,一轮圆月已上中天。什刹海畔的恭王府小广场内张灯结彩,300多位社区居民赶到这里赏彩灯、猜灯谜、摇元宵,提前庆祝元宵佳节。

  这次庆祝活动由恭王府博物馆与什刹海街道共同举办。宽绰的广场上,以十二生肖为造型的彩灯和红彤彤的宫灯在薄暮中点亮,透着热烈喜庆。临时搭建的小舞台上,舞龙、舞狮、老北京吆喝等轮番上场。

  人气最旺的是灯谜有奖竞猜。这次现场展示的原创灯谜有300多条,除了往年的猜字、猜成语、猜地名外,今年还融入了不少体现冬奥会的内容。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打一冬奥会名词”“独自溜走,打一冬奥会名词”等。

  本报记者 方非摄

  

  2月28日下午,持续3天的崇外街道元宵灯会举办,由12个社区的居民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220盏花灯,将接受专家和居民打分。期间,还能看到非遗展示、居民文艺汇演、参与互动游戏。据介绍,“花市元宵灯会”已有300年历史,是市级非遗项目,自2001年恢复以来,已成功举办18届。

  灯会在位于都市馨园小区的社区文化活动站举行。一盏绿色的“孔雀开屏”吸引居民争相拍照合影。孔雀彩色的羽冠一闪一闪,绚丽耀眼。脖子上的“羽毛”轻轻一吹随风舞动,活灵活现。最漂亮的还是打开的尾巴,上面小彩灯闪耀,让羽毛更加鲜艳。这盏花灯出自社区里的风筝区级非遗传承人、今年68岁的张世德之手。

  2009年,“花市元宵灯会”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海燕 于丽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