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轩迎百年华诞:七年等待,百道工序成就一支“国宝笔”

日期:2016-10-11 16:44    来源:人民网

分享:
字号:        
  • cuile314.jpg.jpg
  • cuile314.jpg.jpg

  原标题:一笔在手如握春风 老字号戴月轩迎百年华诞:七年等待 百道工序成就一支“国宝笔”

展出的98年历史的老笔。

北京戴月轩湖笔店董事长于天莺在介绍毛笔文化。

  民国大总统书写的牌匾、和平解放西藏时用的签字笔……一笔在手如握春风,专注于传承湖笔技艺的老字号戴月轩如今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10月9日,位于琉璃厂东街的戴月轩隆重举办百年纪念活动,特别展出了不同时期的牌匾、老物件和精品毛笔等。

  戴月轩湖笔店创建于1916年(民国五年),创始人姓戴,名斌,字月轩,并以其本人的字为店名在北平东琉璃厂32号开办了“戴月轩笔庄”,这也是琉璃厂文化街上唯一一家以人名命名的笔庄。其开业时的第一块牌匾就是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士昌所题写的“戴月轩”。戴月轩与其他笔庄的不同是“手艺”买卖,即前店后厂的模式。其所制毛笔具有“尖、齐、圆、健”之“四德”,达到“提而不散、铺而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品质特点。戴月轩湖笔品牌的特色,适应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需要,因而声名鹊起。

  多年来,戴月轩人恪守“颖毫纯净精中拣,聿师竭巧德为先”的古训,前店经营高朋满座,后店生产有条不紊。如今,“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戴月轩选料精、做工细、工艺高的制笔特点,通过一支支毛笔传而广之,百年来深受各界文人墨客的喜爱,数不清的文化鸿儒、丹青巨擘往来于戴月轩并留下诸多佳话。

  走进戴月轩,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著名书法家陈半丁题写的“戴月轩”牌匾。戴月轩牌匾左右有一对抱柱篆刻着一副楹联“摇曳生姿缘斗管,使转得情在颖毫”,这是教育家、书法家富察庄净在1982年琉璃厂翻建后重张时的重礼,观此楹联能使您感受到诗书的完美结合,教育家、书法家富察庄净先生凭借他对毛笔的熟知,才能够抒发出如此生动形象的语句,把毛笔与使用效果完美结合,使人感受到运笔过程的“摇曳生姿”和“使转得情”。在秉持湖笔经营的同时,戴月轩也增加了监制“纸、墨、砚”等文房用具,业务涵盖“文房四宝”全部,并兼营金石篆刻、名人书画。

  近年来,戴月轩弘扬老字号传统文化,坚守“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把毛笔制作当做一项文化产业来经营,让顾客看到一个真实的“戴月轩”。目前,戴月轩第五代传人做为笔坊的主力,正领军制笔技艺的发展。笔坊作为非遗的展示平台,对外展示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窗口,每天迎接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一睹毛笔诞生的神奇过程。

  戴月轩的笔坊不仅是手工制笔的传承地,更是中华笔文化的传播场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人走进戴月轩“笔坊”,与传统工艺零距离接触,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圣地。此外,戴月轩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拓展销售渠道。(鲍聪颖 曹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