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ile312.jpg.jpg
在具有863年建都史的北京,各地手工技艺的精华汇聚于此,在不断融合与升华中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宫廷艺术品诞生了,至清朝达到顶峰。其中八大工艺门类成为了清宫御作的翘楚,被后人赞誉为“燕京八绝”。截至到2014年,“燕京八绝”已全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首都博物馆推出《匠心筑梦烁古今——燕京八绝》展,276件工艺珍品讲述着“燕京八绝”的前世今生。
在此精心挑选了北京工美集团旗下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在展览中展出的部分馆藏珍品邀您一同赏析。让我们透过工艺品华丽的表象,讲述老艺人们创作的轶事,探究心手相传的造物真谛和背后一段段耐人寻味的工匠人生。
建国60周年献礼巨作——雕漆《鼎盛中华》
该作品是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而设计创作的,造型采用世界第一青铜大鼎“司母戊”为原形,以传统的雕漆工艺表现。经过半年时间240多道刷漆,在1.2cm厚度的漆面上进行手工雕刻。
从作品中体会“风”的存在感——牙雕《东坡夜游赤壁》
这是根据苏轼所写《前赤壁赋》中的描述创作的。石壁上的垂松、树木上缠绕的藤萝和江边的芦苇,江头上的流云托着一轮明月,都使人感到风的存在。创作者杨士忠回忆创作过程:为了加强人体向前的动势,人物的衣襟向后飘动,而草叶向相反的方向倾倒,承托出小船向前滑动的感觉。
多种宝石映出雍容典雅——银丝嵌宝石素地龙凤纹手镜
镜身用纯银细丝编成镜骨,底丝极细,上层用稍粗银丝编成祥云纹,层次分明,正面镶嵌椭圆形玻璃镜片,镜背掐细丝嵌龙凤祥云纹,镜身通体镶嵌老坑翡翠、青金、玛瑙、松石、红蓝宝石等多种宝石,手镜下部配以青玉龙云纹长圆形手柄,雕工精细,更显珠光宝气、雍容典雅。
精心雕琢山河之美——水胆玛瑙《群山飞瀑》
极为难得的一块玉料,创作者王树森大师几易其稿,设计了十几个方案,经过反复思考并广泛征询意见,最后决定作“山子”群山飞瀑这一题材。王树森为了克服“山子”易留于“呆板”不易“显工”的难题,特别注重增加了“山子”的层次感,将景物安排成远、中、近三个层次起伏的山峦,重峦叠嶂,山麓苍松翠柏,流水潺潺,麋鹿跃动其间,仙鹤飞舞其上,既气势磅礴,又浑然一体。
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品——白玉《东方巨龙花熏》
“东方巨龙花熏”的用料,是我国新疆生产的著名的“子儿玉”,色正而油润,是一块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的良玉。创作者夏长馨说:顶蒂部位的蟠龙是寓意“虎踞龙盘今胜昔”。这条龙所在的突出位置,以及它的神态、大小,如同一部小说的开篇,它统率着整个熏的艺术形象,给人带来触目惊心的效果。作品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大庆之前完成,并长期陈列安置在当时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中的毛主席休息厅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国元首宴会上又进行了特别展示。
因材施艺琢百鸟——珊瑚《百鸟朝凤瓶》
此件作品的珊瑚用料极为罕见,作者采用透雕手法,充分利用材料的粗圆优势,雕出祥凤、仙鹤、鸽子来象征百鸟,梧桐树与牡丹花则表现太平盛世平平安安,寓意人民生活富裕吉祥。
写实手法与复杂工艺的运用——牙雕《万古长青》
作品以写实手法,采用浮雕与圆雕等工艺技巧刻画松、竹、梅傲霜雪的雅洁。寓意伟大祖国如岁寒三友一样万古长青,生机蓬勃。
织金嵌玉的艺术——金丝点翠凤冠
凤冠为历代皇后参加朝中大典的头顶配戴饰物,是皇权的象征,最高权威的体现。此藏品为仿“明十三陵”开国皇帝朱元璋26子中排行第四朱棣皇帝和皇后的冠戴。凤冠上面的装饰为翠鸟羽毛,经花丝工艺掐、攒、填、焊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是宫廷传统工艺代表之作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老艺人手中的红楼梦人物——珊瑚人物圆雕《迎春》
此作品所用材料为红珊瑚根料,颜色纯正,并以人物圆雕为雕刻技法,题材取自经典小说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迎春”,且身形婀娜柔美,神态传神,衣纹线条流畅,恰似迎风舞动,韵律十足。创作者何荣系北京玉雕四杰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被授予“老艺人”称号,并进入北京玉器厂长期从事玉雕设计与教学工作,对北京现代玉雕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实用主义的艺术表现——红漆描金瓜棱盒
盒身呈八瓣瓜棱形,弧身弧盖,线条流畅灵动,子母口上下开合,丰韵饱满,器形完美;通身髹朱红色大漆,漆色鲜艳生动;器身上下满饰描金“瓜藤”纹饰,其间并有描金喜字;打磨工艺精湛,光泽温润;整器富贵吉祥,红红火火,寓意美好,是一件难得的实用漆器艺术品。
细微处见精湛——戗金彩漆龙云纹葵花口大漆盒
漆盒器型宏硕,呈葵花式,直壁平顶平底,子母口,上下开合;整体髹罩朱红色大漆,口沿处以及盒内髹黑漆,浅刻纹饰并以金彩勾填敷绘;上绘云龙飞腾,下画“寿山福海”,共十六组,云龙左右对衬,气势磅礴;盖面绘制“立龙”居中腾空,傲视天下,四周各有一龙环护左右,威仪四方,方尺之内气夺天宇,令人惊叹不已;盒内部绘饰戗金花草纹样,玲珑精巧。整器色彩艳丽,品相完美,收藏价值极高。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景泰蓝《饕餮纹双螭耳垒》
此件作品,从纹样以及器型的设计来看,皆是出自古代“青铜耒”,造型端庄典雅。器表口径、肩、腰以及圈足处皆为回子纹,且点牙白色釉料,器身饰饕餮纹,并将传统“饕餮纹”加以变形处理,呈几何形连接,独具匠心,富有较强烈的现代装饰效果。整件作品打磨光滑,色泽清新秀丽,可称为现代景泰蓝制作工艺的经典之作,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极高收藏价值。
跨界工艺的融合——髹黑漆彩漆描金长方盒
从作品的工艺特征上看,属于一件以金漆工艺为主体结合草编技术的复合型工艺美术实用器。盒体为木胎,通身髹酱红色大漆,顶盖部分采用金漆“雕填”描金工艺。“雕填”是金漆镶嵌的特色工艺技术之一,再配合描金技术来强调线条的流畅和结构的布局关系,用“雕填”的雕刻与填色来表现画面的层次,且盒体的两侧采用草编工艺,做工紧密细致,这是为了用草色来烘托髹漆的酱色主体,使主题的轮廓更加鲜明,装饰效果更佳立体化。
此次由首都博物馆借展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馆藏品,大多是建国后创作的时代精品,代表了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材质、价值、工艺技巧、艺术品位,均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较高水平。
“绝技”与“技绝”,转变只在弹指一挥间。传统与时尚、手工与机器、昂贵与平价、古法与科技,这些看似矛盾的命题似乎可以借由此次观展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