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与砂锅白肉的典故

日期:2018-04-13 14:28    来源: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网站

分享:
字号:        

砂锅居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是目前北京规模最大的主管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以其特有的烧、扒、白煮等手法将猪肉类精粹烹于一延,赢得“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

砂锅居开业之初叫“和顺居”,因当年用一口据传是明代年间的特大砂锅,煮卖上好猪肉,肉之肥美不腻,味道极佳。日久,人们则以“砂锅居”代之原名。

砂锅居白肉堪称“京都一绝”。据传,砂锅居曾有乾隆帝留下御笔的轶闻。砂锅居创建之初,常有宫内文武官宦来此啖肉。“白肉一绝”渐日传入宫,乾隆帝亦有耳闻。

一日,皇上兴致有佳遂差人传砂锅居厨师宫,乾隆帝膳后余兴未尽,遂题笔“此乃珍馐,味之一绝”。

自此,砂锅居更名大震。至嘉庆年间,砂锅居盛况空前,便有了“缸瓦市中吃白肉,日头才出已云迟”的说法。

时至今日,日臻丰华的砂锅菜,百年流芳的煮白肉和乾隆帝御笔一并成为砂锅居的垂史美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