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过大年】从后海走到南锣鼓巷 百年前老北京人过春节必去“打卡”的街巷胡同
编者按:很多人来北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胡同,胡同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脉络,交通往来的衢道,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是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京城。尤其在过年的时候,胡同里张灯结彩,更有烟火气,也更有家庭的亲密感,是体验老北京气质的最佳去处。
其实,百年前老北京人也有很多的过年“打卡”胜地,如今这些曾经是北京城市重要象征的胡同、四合院,无论是功能还是外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狭窄、拥挤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活,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座老房子都有自己源远流长的故事。
跟随记者的脚步,透过镜头一起从后海走到南锣鼓巷,看看老北京人过年都爱逛的街巷胡同,70年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吧。
后圆恩寺胡同
后圆恩寺胡同位于南锣鼓巷东侧,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该胡同在清代属镶黄旗,乾隆时称后圆恩寺胡同,因胡同在圆恩寺背后而得名,宣统时称后圆恩寺。民国后沿称。后圆恩寺胡同13号院为茅盾故居,1984年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图为2019年2月6日,两名游客在茅盾故居简介前驻足观赏。(光明网记者张瑜 摄/光明图片)
后海北沿
后海北沿即什刹海地区后海北岸的街道。这里家家户户临水而居,风景秀丽恰似江南水乡。从古至今,这里多豪门大院,名人居所。后海北沿46号过去是清醇亲王府西花园,现为宋庆龄故居。图为2019年2月6日,人们在后海北沿游览。(光明网记者张瑜 摄/光明图片)
护国寺街
护国寺街西起新街口南大街,东至德胜门内大街,长约600米,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护国寺街在明清时期就是老北京著名的商业街,这里商贾云集,小吃店、古玩店、字画店、钟表店等鳞次栉比。2011年4月,北京市商委正式挂牌为北京市特色商业街,这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百余种。图为2019年2月6日,护国寺街景象。(光明网记者张瑜 摄/光明图片)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全长232米。从清末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烟具、古玩、书画、文具及风味小吃等为主,是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图为2019年2月6日,烟袋斜街景象。(光明网记者张瑜 摄/光明图片)
前门大街
北京前门大街素有“天街”之称,它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坐标。自明代至今,前门大街虽然几经破坏和修缮,始终都是京城商业的重要街区。据史料记载,北起月亮湾,南至珠市口,全长840米的前门大街,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来,一直是皇帝前往天坛和先农坛祭祀的一条御道。图为2019年1月31日,北京前门大街景象。(刘宪国 摄/光明图片)
如今,前门大街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文化旅游街区,是首都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图为2019年1月31日,人们北京在前门大街赏景逛街。(刘宪国 摄/光明图片)
大栅栏
大栅栏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全长275米,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前门外的一条著名商业街。大栅栏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明孝宗弘治元年。当时,北京有“宵禁”政策,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由于栅栏建得比其他地方都大,又很好看,故称大栅栏。图为2019年2月2日,人们穿梭于商业繁华,老北京味十足的大栅栏。(光明网记者季春红 摄/光明图片)
大栅栏在北京历史上是繁华的商业娱乐中心,过去人们以“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的美誉来称赞大栅栏。 图为2019年2月2日,大栅栏胡同街景。(光明网记者季春红 摄/光明图片)
鲜鱼口
早期的鲜鱼口就是卖鱼的地方,元代有河从城里穿过前门外一带,向东南方向流向通州,那时候就有了鱼市。1999年,鲜鱼口被公布为北京25片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之一。图为2019年2月2日,鲜鱼口街景。(光明网记者季春红 摄/光明图片)
(编辑整理: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