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八大处——长安寺

日期:2016-10-11 17:19    来源:未来网

分享:
字号:        
  • cuile315.jpg.jpg
  • cuile315.jpg.jpg

  长安寺,是八大处的第一处寺院,又名善应寺和善应长安禅林。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后经清顺治十六年、清康熙十年两度重修,堂阁寮舍日臻完善、佛像器属一应俱备,遂成为明清时期西山诸寺中的一座名刹。

  五百年后的长安古刹仍保持着昔日的建筑格局。寺朝东向、两进四合。有正殿三楹。由东向西依次为伽蓝殿,三世佛殿和观音殿。配殿三十间,分列于正殿两厢。两院由三世佛殿左右两月亮门贯通。布局严谨和谐;建筑精良宏丽,既有明代建筑特色的遗风,又为清代建筑官式做法之典范。

  长安寺院中空地旧时曾是果园菜圃,如今已为紫荆、紫薇、玉兰等珍稀花木所取代。花季时节,入寺作闲庭信步,百花争荣景象常使人留连不已。

  三世佛殿前有两棵奇松,虬根霜杆,枝繁叶茂,传说是元代的铅松,据说有“松树大仙”的美称。

  长安寺于“文革浩劫”初被毁。殿中的佛像及法器皆已荡然无存。然而,明清时期的长安寺确曾有过别样的繁荣。

  据明万历间的大学士余有丁描述:“寺中四松最奇。门列天兵十、状极诡异。庑下有五百罗汉”。此为长安寺初创时的风貌。

  又据明崇祯间的史籍《帝京景物略》记载:“善应寺,殿佛不结趺,高几危坐,仪如中土,两庑塑罗汉五百,穿崖踏海,游戏极态。”容貌似中原汉人,体态呈恣意游戏状的罗汉像在其他寺庙中确属罕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