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戏园子广德楼

日期:2016-09-27 16:19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 cuile314.jpg.jpg
  • cuile314.jpg.jpg

  原标题:最古老的戏园子广德楼

  昔日的老戏园子与今日之剧场大不相同。老戏园子一般在临街,门前竖有木制单门牌坊,坊额题写园名,顶部有脊形小屋搪,以防日晒雨淋。戏园子内的戏台为正方形,砖木结构,台子四角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分别挂有对联,戏台正面有雕刻精致的护栏,护栏顶端装有木刻莲花或小狮子作为点缀,在戏台顶部装有垂花倒栏杆,与下面的栏杆相对称。

  观众座位是长桌长板凳。戏台三面都有座位,三面都有看楼。楼下正面座位与戏台垂直摆放,听戏的人面对面坐着品茗听戏,想看戏得侧身扭头。戏台两侧的座位是斜着摆放,与戏台成锐角形,观众也是面对面,看戏需侧身扭头。由此也可看出当时叫茶园、茶楼是有原因的,是以品茗为主,看戏为辅。过去一般说“听戏”,而很少说“看戏”。楼上的座位三面都是正对戏台的,因为地方窄。座位区域各有名称,楼下正面叫“池座”,楼下戏台两侧叫“两厢”,两厢后面靠墙处备有高木凳,叫“大墙”;楼上称“楼座”,前面为“包厢”,楼上戏台后两侧叫“后楼”。在后楼看戏只能看到背影,所以后楼不收费,往往是内部人员亲友看戏之处。

  昔日老戏园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戏台对面楼下后边中间设有“弹压席”。弹压席设有一张长方桌子,桌子上立有一个牌子,上面写有“弹压席”三字。桌子上还有一个小木架,上插令箭。这是为维持园中治安而设置的,开戏后士兵全副武装入座,园方奉上茶点,逢年过节还送红包,以求官方多多照应。

  旧戏园子这种格局到民国时期才逐渐打破,而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园之一的广德楼一直延续至今。

  坐落在前门大栅栏西口的戏园老字号“广德楼”重张开业后,拥有200多个软椅,楼上楼下共有10个豪华包厢,场馆设施高雅气派。每天都上演老北京民俗及各地民俗风情精品演出。

  广德楼戏园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兴建于1796年(清嘉庆元年),几乎是和法国巴黎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同时建成的艺术场馆。是当时京城场地最火、人气最旺、艺术最佳的娱乐场馆。广德楼声名显赫的原因还不只于历史的久远,更在于它是当时戏曲祖师爷、名流大腕们施展才艺迅速走红的宝地。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女士亲笔为“北京曲艺厅”题写了巨幅匾额,因为它实在无愧于“曲艺发祥地”的光荣称号。

  这里既可以品茶小憩,又可以参观珍贵的曲艺史料、图片、文物,还可以购买相关用品和纪念品。(李静)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