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态的“老物件展馆”
新文化街135号大门。(刘平 摄)
厚重的抱鼓石引导人们进入文化大宅。(蒋晨明 摄)
西单南侧的新文化街,有个著名的院落,137号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旧址。这个院子我们曾经介绍过。今天来说说它的邻居,135号院。这个院落并没有太大名气,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但其实它的精致却要超出衙门旧址,而且老构件保存得相对完好,甚至可说是一座原生态的“老物件展馆”。
135号就在137号东侧,通过广亮式的大门,老北京文化的气氛扑面而来。先是门上的戗檐砖雕,各部件十分完整精致,上部看起来是新修的,但下部明显是老件,岁月的痕迹已消磨掉部分纹理。彩绘仍在,虽然已没了明亮的色彩,但愈发显得沉稳和醇厚。再看四个门簪,分别写有“厚德载福”四字,字迹依然十分清晰。门楼内向上看,“象眼”结构完整,绘画保存得也很完好。下方则是一对厚实的抱鼓石,雕刻精致,形制经典。一位老居民说,这院门保存得确实好,他打小时就是这样。
进入院内,感觉面积较大,分成两路,两侧多是普通的平房,部分建筑还能看到旧时的檐板。据分析,如此大宅与衙门相邻,要么是原来衙门的一部分,要么是衙门附属的房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1949年前此院曾作为“山西省驻京办事处”。(蒋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