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旱船,世代流传于延庆民间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近500年。延庆旱船融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建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故事背景,表演者戏装打扮,驾驭道具造型独特,用料考究,制作细腻,彩绘精美。延庆旱船形式多样,有一只船、三只船、九只船、十二只船乃至百只船。延庆旱船的表演技巧讲究“稳、漂、快、转”,加以丰富的场景变幻,体现出人与船的完美结合,在穿梭流转中缓急有序。伴奏音乐以唢呐、大鼓、镲钹为主,曲牌粗犷豪放,高亢嘹亮,与表演形成兼南带北的独特风格,刚柔并济,雅俗共赏。延庆旱船曾代表延庆区、北京市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是有史以来我区唯一荣获国际奖项的传统舞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