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栋是彩塑京剧脸谱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在北京一个戏园子里长大,对京剧演员脸上五颜六色的脸谱特别感兴趣。他常常溜到后台,拿着颜料就往脸上抹,没想到这一画就是一辈子。
脸谱最开始是用胶泥画,但是胶泥特别容易裂,杨玉栋后来改用石膏。但是它也有缺点,经过几个寒暑之后,颜色会开裂,反复试验了多次,他才找到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材料——陶土,材质更轻,又不易开裂。用陶土将胚子烧制成型后再刷白,便可以开始画脸谱了。
京剧脸谱看起来千变万化,但是它是有一定规律的,有90%以上都是对称的。京剧脸谱不能在上头打草稿,否则那草稿没办法掩盖,必须做到心中有谱,一气呵成,心到眼到手到。
为了做到一气呵成,杨玉栋苦练基本功光手稿就画了近万幅。偶然的一次成功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画出自己的精品才算成功。历经长时间的屡败屡战,杨玉栋终于找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他说,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要让脸谱活起来。
做脸谱,需要的不仅是娴熟的技艺,还需要对名家、名角、名唱段足够的了解与熟悉。带领杨玉栋走入京剧世界的可能是幼年时的兴趣,而钻研脸谱至极致,是他不断向自己发起挑战,多年积累的成果。
杨玉栋说,每一张脸谱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历史故事,京剧让我们了解历史,脸谱让我们对话古人。一张张脸谱就似一颗颗繁星,串联在一起,便是历史的天空。接下来的人生,杨玉栋并没有打算停下脚步,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热爱京剧,让京剧这门传统的艺术,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