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

日期:2022-08-22 17:14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分享:
字号:        

  有一个微型世界,藏着人间的苦短与情长。10X10厘米的方寸间,上演了一出悲欢离合的情感大戏。明明罩在玻璃中,却能闻到五味杂陈的烟火气,这就是叫毛猴。

  毛猴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它的原料都是中草药,最传统的毛猴是用辛夷和蝉蜕制作而成。蝉蜕,是常见的知了壳。隔着玻璃罩,仿佛能闻见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儿。

  而毛猴儿们演绎的故事,大多是取材于制作者身边的生活,市井得很,既可以歌颂真善美,也可以讽刺假恶丑。老北京人骨子里普遍有一种凛然的正义感,和勇于自黑的幽默智慧,毛猴儿作为地道的老北京自然也继承了这种性格,3、4厘米高的小玩意儿里,蕴藏着广博的民俗、人文、历史和充满地域特色的价值观,俨然微缩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猴代表性传承人荣慧生的第一只毛猴,如今已经有15岁了。

  毛猴之所以逗趣,重点在于它“像”!像人,拟人间百态,像被原封不动缩小的社会。一个好的作品,二分在猴儿,八分在道具。作为主角的毛猴,反而不是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荣慧生说,“道具最难做!比方说这个老北京胡同的作品吧,我前后做了两个多月,做这几个毛猴用了3-5天,剩下一个半月,都是在做道具和场景。”

  毛猴难在构思,没有面部表情,只能靠造型生动起来。构思巧的话,做出来的毛猴儿让别人看了都能笑出声来!一个有灵魂的作品,不光能逗人笑,还得能让人品出点人生哲理来!

  “别人坐车我骑驴,心中不免有怨气,回头看见挑担的,原来我也在福里”。中国有句老话,人生如戏。毛猴们孜孜不倦地演绎着嬉笑怒骂,悲欢离合。那生灵活现的场景,又何尝不是你我的真实写照。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