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歌剧院剧场
一、简介
1952年建院的中央歌剧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的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1943年的《兄妹开荒》、1945年的《自是其早期的秧歌剧和歌剧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文艺战线从综合性文工团转向专业化院团的方向,1952年建院后,经历1958年的中央歌舞剧院(综合了西洋与民族歌剧舞剧类型),到国内文艺界的“土洋之争”后,从1964年起正式更名为中央歌剧院。至今内唯一以西方歌剧为主要表演形式、开拓中国歌剧的国家级歌剧艺术团体。70年来,在创排中国原创歌剧的同时,推出并保留世界经典剧目,被誉为我国歌剧艺术国际视野的开拓者和歌剧艺术本土情怀的秉持人。数十年间受没有自己的演出场所的制约,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艺术水准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从文化设施的建设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近几十年间各地文化设施的建设方兴未艾,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和新的地标其中大多数剧院建设并没有驻场院团,采用兼顾多种艺术类型的方式、为城市提供多样性的文化体验,综合性是其建设的主要目标。从艺术团体的发展来看,特别是对那些顶尖的院团来说,又需要满足其艺术特征的表演场所来提升其艺术水准。这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凤巢”之说,形象的比喻了这种状态。“有巢无凤”、“有凤无巢”是绝大多数的情形。“有巢有凤”者为数极少。这表明了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社会发展对文化普及的迫切需要,筑巢引凤就必定是以综合性和多样性为目标;二是文化发展对艺术水准提升的迫切需要,为凤筑巢则是以专业性为目标,这就需要针对不同艺术样式、不同艺术团体甚至不同艺术家的艺术追求量身定制。
文化部在本世纪初倡导的“一团一场”,就是中国经济在世界影响力迅速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国文艺走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与国际比肩的重要举措。中央歌剧院剧场的建设目标十分明确,“定制”设计成为设计创作的核心,针对歌剧艺术、针对特定的艺术团队和特定的艺术家来量身定制,可以称之为以“内容”为核心的设计。
中央歌剧院剧场约1056座。其中座位区域分乐池、三层池座、四层池座后区、四层VIP、五六层VIP、七层楼座。
二、地理位置
中央歌剧院剧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中街15号,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东二环外,紧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剧院东西长约138米,南北宽约56米,建筑总高度47.2米;地上8层,地下4层,地上建筑面积20021平米,地下建筑面积:20881平米,建设用地13386平米,总建筑面积40902平米;总座位数量约1000座。
三、开放时间
工作日9:00-17:00。
四、门票价格
根据演出项目实际情况决定
五、联系电话
010-86601688
六、交通方式
七、高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