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2.jpg.jpg
著名戏曲教育家、京剧花旦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原校长张逸娟因病逝世。追悼会将于本月26日在八宝山举行。
张逸娟专攻花旦,兼习青衣、花衫、刀马旦。1966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后留校工作。从艺六十年来,她先后师从陈世鼐、罗玉萍、汪荣汉、李香匀、程玉菁、赵桐珊(芙蓉草)、荀令香、萧盛萱、张正芳、陈永玲、马宗慧、陈宜玲、宋丽芬、赵荣琛等先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艺术基础。潜心钻研荀(慧生)派表演艺术,进行荀派剧目的学习、整理工作。
作为京剧表演专业教师的张逸娟,她把“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有权来教别人,培养别人”的名言视为座右铭,她极为重视自身文化知识、艺术理论修养的完善,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2017年9月,当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后,仍然隐瞒自己病情,奋斗在教学的第一线。直至病重卧床,心中所念者仍旧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嘱家人代为完成学生的期末考试指导工作。
在繁忙的教学与组织工作同时,张逸娟还身体力行,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场上结合案头”,曾撰写《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戏曲表演教学剧目纲要》(花旦部分)、《京剧流派剧目集成》(荀派部分)、《文艺赏析词典》(戏曲部分),发表《继承与发展——〈小上坟〉教学体会》《树立精品意识,恪求继承发展——〈金玉奴〉教学体会》等论文,均在规范基础上颇有独到见解,值得同行借鉴。这些文稿在阐述自己教学实践心得的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她在戏曲艺术理论方面的修养。1995年,组织编制、参加并出版发行了戏曲教育系列丛书《王瑶卿先生剧目精选〈红鬃烈马〉》《传统京剧人物造型荟萃》《戏曲旦行身段功》等,获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张逸娟在数十年的人生道路中曾经无数次地帮助过别人,捐资助学贫困生。
张逸娟老师七十年的人生中,得到过前辈艺术家的真传,舞台实践能力过硬。张逸娟老师的一生,是潜心学艺,努力献艺,悉心传艺的一生,是奉献给事业的一生,为中国戏曲学院与中国戏曲教育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远值得后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