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京交会上,老字号品牌展区设置的VR地图采录了便宜坊、六必居、信远斋、内联升等155家北京老字号企业,采用360度全景展示的形式,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老字号的产品和服务。
在文化创新展区,体验者可以佩戴领钧技术公司的VR眼镜“穿越”到明清时期的北京,展区工作人员介绍,产品不仅可以看到现在尚存的故宫、前门,还能看到现在已经不存在的老建筑,并在场景中和“清朝大臣”对话,“我们考究了很多历史资料,希望通过还原老北京的样貌,让更多人了解北京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众多非遗大师的现场展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工艺展示、交流、体验、教学等活动,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增强了传统统工艺的传播度。
在瑞蚨祥现场体验区,一根一尺长的盘条,在工作人员的手里捏、折、穿、拉……分分钟就变成了一粒可爱的盘扣。“变保护为创新,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非遗衍生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场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瑞蚨祥现在有一支非遗传承团队,他们不仅可以做出精美的老式盘扣,还能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创新出新盘扣花样,中式新婚礼服上新郎、新娘的名字能做成盘扣,独一无二;花型盘扣上可以有玫瑰、百合,还能是可爱的小猫、小狗。“人们想要的,就是我们想做的,传承在被需要中才能得以延续。”工作人员说。
北京剧装厂展位前的一张绣案,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尝试刺绣,其中一位参展者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勾勒简单的线条。“动作看着不难,但是需要足够的耐心。”该参展者表示,自己很喜欢刺绣的工艺品,这次尝试近距离了解了刺绣工艺。
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北京剧装厂的刺绣工艺包括机绣和手工绣,主要涉及影视剧服装、帝后朝服以及京绣饰品16个项目。其中,手工绣相对精细,也更耗费时间。一张椅垫的刺绣,工艺人员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完成,而朝服需要8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
在老字号展馆非遗技艺互动展区,一位老师傅正在给景泰蓝上色,他用吸水针管将砂质颜料一点点注入已被铜丝勾勒出的图案中,老师傅边做边向参观者介绍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包括五大工序,分别为制胎、掐丝、点蓝和烧蓝、打磨、镀金。
制作景泰蓝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十分细致,以“掐丝”为例,掐丝艺人需要设计纹样的图纸,将铜丝蘸上白芨并一根根粘在铜胎上,随后,每个产品均需进行2-3次点蓝工序,保证颜料与铜丝持平,避免在磨光中导致铜丝断裂。(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