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认真研究,现就《关于将北京历代帝王庙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皇家庙宇,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帝王庙始终以三皇五帝为祭祀中心,体现了三皇五帝崇高的祖先地位。至清乾隆时期,在景德崇圣殿内供奉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188人,东西配殿供奉历代文臣武将79人。清朝中后期建有关帝庙,单独供奉关羽。近年来,秉承“不改变文物现状”最小干预性的原则,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我市对庙内景德门、
景德崇圣殿、碑亭等文物建筑和院落地面进行保护修缮,完成了对文物建筑的修补和提升,实现文化价值传承和保护最大化。
2022年10月28日,我市在首都博物馆召开北京市在博物馆率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动员部署会,市民族宗教委会同市文物局、市博物馆学会等相关单位,从全市备案博物馆中研究梳理出31家博物馆作为首批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培育,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即为其中之一。
2023年,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围绕历代帝王庙历史沿革及文化内涵,在博物馆业务工作中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结合博物馆实际情况,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属参观路线,完善讲解词内容,制作宣传折页。举办“2023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历史小达人 探秘帝王庙”主题研学活动、“石榴花开别样红 中华民族一家亲”非遗体验活动、“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切实发挥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文化输出,讲好各民族自古以来的“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9月,我市民族宗教委联合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已经基本完成打造的博物馆开展评估工作验收工作,北京历代帝王庙通过验收,已正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未来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中,我市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推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工作。结合博物馆实际情况,立足文物与非遗资源优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强化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故事的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开放兼容的展览展示和利用方式,研究好、阐释好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时代价值。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