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環發〔2025〕9號
各區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城市管理委、水務局、農業農村局,北京排水集團、北京環衛集團、北京燃氣集團等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環氣候〔2023〕67號),穩妥有序開展甲烷排放控制工作,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北京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特此通知。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北京市水務局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2025年6月23日
(此件公開發佈)
北京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也是可以利用的燃料和化工原料。本市甲烷排放主要來源於固體廢棄物處置、污水處理、能源活動和農業活動等領域。控制甲烷排放,是落實國家有關要求的重要措施,也是協同推進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和污染防治,實現氣候、經濟、環境、安全效益多贏的重要手段。按照國家《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環氣候〔2023〕67號)要求,結合本市甲烷排放實際情況,特製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和要求
以推動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為引領,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有力有序推動甲烷排放控制,推進降碳減污協同增效,為美麗北京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標準體系和統計核算體系,數據監測能力明顯提升;重點領域甲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甲烷資源化利用取得較大進展,打造一批試點示範工程,全市甲烷排放總量保持下降趨勢。
堅持統籌協調,聚焦甲烷排放重點領域,強化源頭控制和資源化利用,強化降碳減污協同。堅持數據先行,構建制度化智慧化甲烷統計核算和監測體系,夯實數據基礎。堅持積極引導,鼓勵各類社會主體積極開展甲烷控制技術研發和試點示範。堅持穩妥有序,處理好甲烷排放控制與能源安全、城市基礎設施平穩運作的關係,防範化解各類風險。
二、重點任務
(一)着力提升甲烷排放統計核算和監測能力
逐步建立甲烷排放統計核算報告制度。堅持以統計核算為主、監測為輔開展甲烷排放統計核算工作。以本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為基礎,加強本地化排放因子研究,建立和完善甲烷排放過程機理模型,推進甲烷排放精細化核算。推動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養殖場等大型排放源定期報告甲烷排放數據,促進跨部門數據共用。結合本市甲烷排放特點,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設施,點面結合推動在垃圾及污水處理設施、油氣設施、廢棄煤礦等領域開展甲烷排放監測工作。加快智慧化、數字化技術在甲烷監測和排放控制領域的推廣應用,利用鐳射、衛星、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對甲烷排放進行監測。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綜合管理系統建設。探索開展統計核算與監測數據互補校核,提升甲烷排放數據品質和監管水準,確保數據品質持續提升。
(二)持續強化固體廢棄物處置領域甲烷排放控制
貫徹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加快“無廢城市”建設,持續推動生活垃圾的源頭減量、全過程精細化分類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在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基礎上,保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穩定在100%,生活垃圾利用率持續提升。高標準建設、高水準運作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加強末端甲烷回收利用,推進沼氣提純制氫、制管道天然氣等項目建設。生活垃圾填埋場要加強綜合利用和治理,加強甲烷綜合整治回收發電等技術研發應用,有效減少甲烷泄漏。到2030年,固體廢棄物領域甲烷資源化利用率顯著提升,甲烷排放顯著下降。
(三)統籌推進污水處理行業甲烷綜合利用
減少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甲烷排放。加強污水管網甲烷排放監測和控制,科學開展污水管網清淤管護工程,在重點區域、敏感地區的排水管網監測點,包括檢查井、污水廠進水口等開展甲烷監測,加強甲烷排放管理,保障管網安全穩定運作。持續提升污水處理設施運作管理能力,加強厭氧區域管控,加強甲烷收集和資源化利用,減少甲烷排放。完善污泥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方式,鼓勵採用污泥厭氧消化等方式提升污泥沼氣回收利用水準。加強高碑店、高安屯污泥處理中心沼氣熱電聯産項目運作管理,推進槐房、清河、小紅門污泥處理中心熱電聯産項目建設。到2030年,污水處理領域甲烷排放保持總體穩定,力爭進入下降通道。
(四)着力加強能源領域甲烷排放精細化管控
開展油氣存儲和輸配系統甲烷泄漏檢測與修復工程。建立油氣管道泄漏定期檢測工作機制和預警系統,及時對泄漏點、危險點進行維護和修復。加強先進技術設備研發應用,採用管內檢測裝置、腐蝕速率快速檢測儀等技術手段,降低甲烷逸散排放,減少降壓放散排放等常規放空排放。推動實現油氣系統甲烷逸散量穩中有降。推進廢棄煤礦排查整治和甲烷控制,鼓勵採取技術措施回收利用逸散甲烷。
(五)科學謀劃農業領域甲烷排放控制
科學調整種養模式。探索精細化餵養模式,以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為重點,推廣低排放飼養方式,科學控制反芻動物腸道發酵甲烷排放,合理使用植物源添加劑和多功能營養舔磚等方式,調節瘤胃微生物群落和發酵環境,減少甲烷生成。加強飼料技術創新研發和應用,提高飼料品質。推動單位畜禽産品腸道甲烷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優化稻田施肥灌溉模式,形成高産低排放水稻種植模式。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鼓勵規模化養殖場採取糞肥還田、制取沼氣等方法,採用固液分離、厭氧發酵等處理工藝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改進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設備,推廣糞污密閉處理、氣體收集利用技術。探索畜禽糞污養分平衡管理,提高畜禽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水準。
(六)完善法規標準激勵技術創新
加強法規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制定甲烷排放監測相關標準和技術規範、油氣系統甲烷泄漏排放控制標準、畜禽養殖和廢物資源化利用甲烷控制技術規範,適時研究提升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甲烷排放控制要求。開展甲烷減排路徑和潛力研究,鼓勵相關領域關鍵技術創新研發及應用示範。持續開展甲烷資源化利用、智慧化監測等技術研發,將甲烷排放控制相關技術項目納入重點推廣低碳技術目錄和低碳技術試點,建設污泥處理、餐廚垃圾資源化與甲烷減排示範工程。
(七)強化甲烷與污染物協同控制
強化協同控制措施。落實國家重點領域污染物與甲烷協同控制技術指南要求,優化協同治理路線。加強油氣系統揮發性有機物與甲烷協同控制。推進垃圾填埋場惡臭污染物與甲烷協同控制。推動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與甲烷協同減排。鼓勵廢水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的行業依法依規與城鎮污水處理廠協商水污染物納管濃度,減少甲烷産生。推廣畜禽養殖糞污固液分離、分質處理、深施還田治理工藝。到2030年,污染治理與甲烷排放協同控制能力和成效明顯增強。
(八)實施多元化政策支援
統籌利用財政資金,提升甲烷排放統計核算及監測能力,支援甲烷控制低碳技術試點,鼓勵企業開展甲烷控制升級改造工程。強化金融支援政策,完善多元化資金支援機制,創新投融資模式和工具,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甲烷控制減排領域。推動市場機制創新,鼓勵將重點領域甲烷減排技術開發為碳減排方法學,打造示範項目,通過碳市場機制減少企業減排成本,促進先進技術應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級相關部門統籌推進甲烷排放控制工作。市區兩級各有關部門、重點行業企業按照職責分工和工作要求,穩妥有序開展甲烷排放控制工作,確保各項重點舉措落地見效。
(二)強化能力提升。加強對各級幹部的培訓,普及甲烷排放清單編制、污染物與甲烷控制協同等專業知識。引導企業、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等開展産學研合作,培養一批重點領域技術人才。加強與國際友好城市、國際機構在甲烷排放控制措施和技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講好北京故事。
(三)推動試點建設。用好用足國家減污降碳試點、氣候投融資試點及本市低碳技術試點等,支援一批重點領域甲烷監測、回收利用和排放控制項目。結合世界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等各類活動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廣泛動員公眾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踐行綠色低碳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