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國發〔2024〕140號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發揮本市教育、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有效支撐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強北京市高水準國際科技期刊建設的若干措施》,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2024年9月14日
關於加強北京市高水準國際科技期刊建設的若干措施
國際科技期刊是開展國際學術研究交流的重要展示平臺,是促進理論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依託力量,也是完善學術生態、構建開放創新科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發揮本市教育、科技、人才資源優勢,提升本市國際科技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形成有效支撐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服務國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科技期刊發展體系,制定以下措施。
一、支援國際科技期刊高品質發展
鼓勵具有綜合辦刊能力的期刊單位充分利用頂級國際科技期刊學術資源優勢與國際影響力,構建功能相異、層次分明、資源互補的刊群。鼓勵期刊單位設定明確的集群化發展目標,探索集約化、平臺化、市場化運營模式,逐步建立期刊品牌,持續打造期刊集群,以品牌化、集群化建設帶動期刊發展。鼓勵期刊單位或有基礎的專業機構以科技期刊數據為核心整合學科領域各類數據資源,建設國際一流的科技文獻數據庫,為創新研究、科研活動提供內容和數據服務支撐。
二、鼓勵關鍵領域新刊創辦
支援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學會協會等單位,圍繞新興交叉和戰略前沿領域,國內期刊空白學科領域,國際大科學計劃等創辦新刊,加大期刊佈局,擴大本市國際科技期刊規模;支援具備前期工作基礎的優勢機構,圍繞國際大科學計劃,打造國際學術發佈平臺,提升本市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根據期刊總體發展情況,採取事前補助的方式給予支援,實施期為3年,逐年考核。按照不超過期刊創辦總費用70%的比例,給予最高不超過800萬元的資金支援。
三、支援重點期刊持續提升
支援具有前期基礎和良好發展前景的重點期刊快速成長。支援其提升編輯團隊專業能力,建立頂尖科學家領銜的高水準國際編委會,建立“學術獨立”的小同行編審機制,採取快速審稿、預先發表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優秀稿源;支援期刊與具有國際發行能力的出版平臺加強合作,以開放獲取模式出版運營,利用平臺渠道優勢幫助期刊快速形成良好的國際反饋,提升影響力;支援期刊與專業機構合作,提升在版面設計、媒體宣傳等方面的專業能力。根據期刊基礎和發展規劃,採取事前補助的方式,分3年給予退坡支援,逐年考核。第一年支援金額不超過300萬元,且不超過當年期刊建設總預算的50%;第二年支援金額不超過200萬元,且不超過當年期刊建設總預算的30%;第三年支援金額不超過100萬元,且不超過當年期刊建設總預算的20%。
四、構建期刊發展配套服務體系
鼓勵社會力量以贊助學術會議、設立獎項等方式參與國際科技期刊運營,支援期刊穩定發展。推動圍繞重點期刊構建服務體系,鼓勵專業機構提供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數字化産品開發服務、全生命周期諮詢服務、設計美工服務、宣發推廣服務等,構建完整生態鏈條,服務國際科技期刊發展需求。
五、加強期刊評價體系建設
支援專業機構探索研究“以我為主、兼收並蓄”的國際科技期刊評價體系,引導國際科技期刊在全球學術領域或細分學科領域提升認可度和接納度,並對期刊發展開展趨勢跟蹤。
六、引導優秀科研成果在本市科技期刊發表
引導重大科研成果率先在本市國際科技期刊上發表,支援前沿交叉領域的文章首發,將科研人員在本市重點國際科技期刊發表文章的情況納入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科學技術獎、科技新星、高校院所職稱等評估體系,提升考核評價權重。積極推動將期刊建設成效納入高校院所建設考核評估體系。探索爭取將本市重點國際科技期刊納入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評估體系。
七、鼓勵期刊大力吸引國際優質稿源
鼓勵國際科研團隊在本市重點國際科技期刊發表文章,利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輔助,通過優先出版(online first)、及時出版(ASAP)等方式增強對國際稿源的吸引力。鼓勵全球科研團隊高水準文章在本市重點國際科技期刊發表,並以優秀期刊和優秀文章評選的方式,在中關村論壇主會期向社會發佈,為重點國際科技期刊搭建宣傳平臺。
八、開展高水準人才隊伍建設
鼓勵期刊主辦單位聘請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的主編、編輯、運營人員,快速提升人才隊伍水準。聯合國際一流期刊和知名出版機構,培養國際化期刊編輯隊伍和運營團隊,學習一流期刊辦刊與運營經驗,實現國際科技期刊編輯運營“傳幫帶”。鼓勵科研人員兼職擔任本市重點國際科技期刊與國際高水準期刊主編、編委、審稿人等重要學術職務。鼓勵高等院校自主設立“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國際科技傳播”等交叉學科方向,打造國際一流的期刊人才梯隊。支援期刊行業優秀人才納入市級人才計劃和項目。
九、鼓勵期刊舉辦交流活動
鼓勵期刊主辦單位開展專業領域學術會議、運營交流活動等各類活動,支援納入中關村論壇、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等本市重大科技活動體系,提升期刊在行業內影響力,不斷強化本市重點國際科技期刊建設氛圍。
十、加強科技期刊作風學風建設
支援期刊主辦單位建立健全期刊文章內容審核機制和學術不端行為預警查處機制,建立健全期刊自身及從業人員誠信體系,築牢學術誠信和出版倫理底線,構建良好的學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