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財政、金融、審計/審計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審計局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20-04-01
  6. [發文字號] 京審城發〔2020〕47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0-04-01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20年 第26期(總第662期)

北京市審計局關於做好城市運作管理審計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

列印
字號:        

京審城發〔2020〕47號

各區審計局,局屬各部門、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市委十二屆歷次全會精神,發揮審計工作在推進城市運作管理精細化、現代化中的作用,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城市運作管理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

  城市運作管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基礎,是在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對城市公共設施及其所承載服務的管理、監測與控制,使其保持正常的運作狀態,以滿足城市公眾在生活、工作中産生的各類即時需求的過程。北京作為超大城市,近年來在城市運作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人口資源環境矛盾依然突出,交通擁堵、基礎設施不足等“大城市病”仍然存在,公共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尚未解決,城市運作管理水準總體上還是落後於城市發展速度。

  城市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北京併發表重要講話,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提出了明確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佈《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37號),首次將“推動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寫入國家政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各項部署,積極構建更加有效的首都治理體系。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機構改革後,為了適應首都超大城市運作管理需要,北京市審計系統組建了城市運作管理審計隊伍,這一舉措順應了城市治理理念發展的新形勢,在全國審計機關中尚屬首例。市審計局各相關部門、各區級審計局要充分認識城市運作管理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工作的歷次講話和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建設功能定位,強化“四個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依法審計,全面履行職責,為完善首都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作出更大貢獻。

  二、厘清責任邊界,準確把握城市運作管理審計的職能定位

  現代城市運作管理是一個複雜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市政基礎設施、公用事業、交通管理、廢棄物管理、市容景觀管理、生態環境管理等眾多領域,參與管理的主體多、層級廣,資金覆蓋面大。根據北京市審計局機關部門主要職責相關規定,城市運作管理審計是審計機關依據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相關領域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城市管理領域專項資金、市政公用事業財政補貼資金及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市政設施建設項目進行的審計監督。

  城市運作管理審計的對象主要是市、區兩級承擔城市運作管理相關事務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具體包括:

  ——承擔城市運作管理領域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和北京市重點工作任務的主責部門和單位。

  ——負責城市管理領域專項資金、重點支出管理、分配、使用的部門和單位。

  ——負責制定市政公用事業財政補貼政策,管理、分配及使用財政補貼資金的部門和單位。

  ——承擔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和市政設施建設項目組織、管理、實施、監管責任的部門和單位。

  城市運作管理審計的內容主要是對城市供排水、電力、天然氣、熱力、廢棄物處置、道路交通、園林、戶外廣告、燈光照明等城市公共設施及其所承載的公共服務,以及重點區域治理、市容市貌管理、應急體系建設等事務和相關資金的審計。具體包括:

  ——城市運作管理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

  ——市政設施建設相關規劃落實和運作情況。

  ——城市運作管理專項資金和重點支出績效情況。

  ——公用事業補貼資金管理、使用及績效情況。

  ——城市運作管理資訊系統建設和運作情況。

  市審計局各相關部門、各區級審計局要嚴格依照法定職責,準確把握城市運作管理審計的職能定位,嚴把政策、規劃和資金三道關口,聚焦城市運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風險、矛盾和突出問題,使“城市體檢”充分發揮成效,助力提升城市運作管理精細化水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治已病”“防未病”,為市區兩級黨委、政府決策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

  三、圍繞中心工作,明確城市運作管理審計的工作重點

  (一)持續開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一是加大“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階段性任務完成情況的審計力度。重點關注拆除違法建設騰退土地、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留白增綠”、便民商業網點建設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推動構建疏解與提升同步推進的工作格局,促進完善騰退空間統籌利用機制,提升首都功能、人居環境和城市品質。二是加大重點區域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審計力度。重點關注長安街沿線綜合整治、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任務,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冬奧會等區域周邊公共服務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情況,促進協同發展重點領域任務落實。

  (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規劃落實和運作情況的審計。重點關注城市供水、供氣、供熱、排水及污水處理、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老舊小區更新改造、交通綜合治理、停車管理體系建設等相關規劃落實和建設成果利用情況。系統評價市區兩級基礎設施系統建設是否能夠滿足城市發展和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促進完善治理“大城市病”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各項專項規劃的實施。

  (三)加強城市運作管理專項資金和重點支出的審計。結合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重點關注城市道路、橋梁等設施改造大修與養護、城六區常規疏堵工程、停車設施建設及管理、市區兩級重點環境建設、環衛、垃圾處理以及城市應急管理等專項資金和重點支出的使用績效情況。將財政資金投入與項目進展、事業發展、政策目標實現等統籌考慮,揭示在預算安排、預算執行和決算環節存在的各種問題,促進提高財政資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四)加強各項公用事業補貼資金的審計。重點關注公交補貼、地鐵補貼、供排水補貼、供熱補貼、燃氣電力補貼、計程車燃油補貼等管理使用及績效情況。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注重成本效益和厲行節約。揭示部門和單位在運作成本、管理效率、履職效能、社會效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的問題,推動完善財政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及以結果為導向配置公共資源的預算管理模式。

  (五)加強城市運作管理資訊系統審計。結合“吹哨報到”改革和“接訴即辦”工作機制,重點關注城市運作服務管理系統、城市運作三級指揮系統和城市運作資訊系統的建設及運作情況,以及“智慧城市”理念的應用水準。評價其是否滿足優化營商環境、治理城市問題、解決群眾訴求的需要,揭示在系統設計、開發、運作、管理、控制各環節的風險隱患,促進實現“一網統管”,提高資訊系統精細化、法制化與規範化水準。

  四、堅持融合創新,不斷推動城市運作管理審計全覆蓋

  (一)加強審計計劃管理。市審計局各相關部門、各區級審計局要充分發揮審計項目計劃的引領作用:一是緊密圍繞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的重大政策和重點任務,落實市委審計委員會關於深入推進審計全覆蓋的要求,以促進疏解非首都功能、促進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為目標,進一步聚焦審計重點,合理確定每個年度審計項目;二是做好近期與遠期相結合,對於城市運作管理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由市區兩級審計機關統一組織的,審計內容根據市審計局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及各區實際進行安排;其他審計內容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安排,原則上每5年將城市運作管理審計五方面工作重點輪審一遍,必要時可以分階段、分年度安排同一類型審計項目。

  (二)加強審計工作統籌。市審計局各相關部門、各區級審計局要加強審計項目和審計組織方式的統籌管理,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一是在審計項目上努力做到統籌安排。綜合運用好政策跟蹤、預算執行、經濟責任審計“三大平臺”,積極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等審計方式,最大限度擴展審計覆蓋面。二是在組織方式上強化審計機關之間、審計機關部門之間的上下聯動和橫向協作,實現資源共用與聯動共管。對於全市性城市運作管理審計項目原則上採取“市區聯動分級實施”方式進行,避免重復審計、交叉審計,發揮市區兩級審計機關的整體合力。三是建立審計成果共用機制。利用“平臺+網格”的管理模式,實現上下級審計機關之間、審計機關部門之間的成果共用,提高審計效率。

  (三)加強大數據和專業化資訊手段的應用。市審計局各相關部門、各區級審計局要貫徹落實“科技強審”要求,積極推進大數據和專業化資訊手段(如地理資訊系統、智慧化管理系統等)在城市運作管理審計領域的應用。一是提升數據分析在審計項目中的比重。依託大數據掌握總體情況,確定審計重點;遵循“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查、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審計成果品質。二是嚴格履行數據採集程式,加強網路技術防護和數據保密管理,確保數據安全完整。三是定期開展大數據培訓和經驗交流,突出實踐鍛煉,加快大數據審計骨幹人才培養。

  (四)加強審計成果綜合利用。一是抓好優秀項目和創新項目培育。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構建更加有效的首都治理體系工作要求,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力爭打造城市運作管理優秀審計項目,培育審計創新工作成果。二是督促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要使審計成果真正用於城市治理實踐,對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起到切實效果。三是強化審計成果綜合分析。注重總結提煉,研究分析在城市運作管理審計方面的經驗做法,形成推動完善首都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研究成果,為宏觀決策提供依據。

  (五)加強審計工作指導。一是強化審計方案的頂層設計。對於市區聯動和審計機關內部橫向協作的審計項目,原則上由項目組織部門統一編制審計工作方案。審計工作方案應聚焦具體工作任務,做到重點突出,要求清晰,可操作性強。二是強化審計業務指導。市審計局各相關部門、各區級審計局要緊密圍繞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以提高審計工作品質為目標,及時開展上下級審計機關之間、審計機關內部的業務指導,必要時可聘請專家提供諮詢服務,解決審計項目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審計工作提質增效。

北京市審計局

2020年3月26日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