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郵政管理局各派出機構,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各區醫療保障局,市快遞協會,各快遞企業:
近年來,快遞行業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態勢,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産業和新增長點,在降低流通成本、服務民生、擴大就業渠道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為貫徹落實北京市促進快遞行業規範健康發展相關工作部署,持續推進我市快遞行業高品質發展,現就促進我市快遞行業規範發展加強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關心關愛快遞小哥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政府促進快遞行業規範發展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完善政策措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創新監管方式手段,進一步營造溫暖、規範的職業發展環境,促進快遞行業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推動我市快遞行業實現健康、規範、有序發展,更好地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更好地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服務。
二、重點任務
(一)完善快遞行業監管機制。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推動行業監管機制改革創新,推動創建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市場監管模式,充分發揮郵政管理部門行業信用管理主導作用,將勞動用工、生産安全等指標納入行業信用評定體系,督促引導企業加強從業人員權益保障。鼓勵行業協會發揮自身優勢,圍繞促進行業高品質發展,積極發揮服務、協調、自律職能作用。
(二)進一步規範快遞市場秩序。強化法律法規宣傳,加強監督檢查,提升企業守法經營意識,重點規範快遞末端領域經營行為,引導企業開展網點標準化建設,推動企業進一步改進生産運營和員工作業條件,鼓勵優質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規範快遞市場經營秩序,依法嚴厲打擊查處無證經營快遞業務的違法行為,促進形成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經營環境。
(三)明確快遞企業用工主體責任。快遞企業應當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費,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使用非全日制用工和勞務派遣用工的,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以加盟方式經營快遞業務的,被加盟人應當加強統一管理,在書面協議中明確要求加盟人依法合規用工,督促加盟人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四)強化快遞企業勞動保護責任。快遞企業應履行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做好勞動保護工作,為從業人員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
(五)推行快遞行業集體合同。快遞企業應與工會或職工代表通過平等協商,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訂立集體合同。鼓勵相關方積極探索就加班工資、競業限制、勞動保護、女職工特殊保護等事項訂立專項行業性集體合同。
(六)優化快遞行業社保經辦服務。推行"網上社保",實行快遞企業員工參保網上辦理,即時生效。推行退休待遇支付"一窗辦理",實行快遞從業人員從申請退休到待遇支付"一窗辦理",最多跑一次。推動快遞行業參加工傷保險工作,開通快遞從業人員工傷認定綠色通道,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當事雙方無爭議的工傷認定案件,優先處理,快認快結。
(七)暢通快遞從業人員發展通道。推進落實在工程系列增設快遞工程評審專業工作。打通快遞業高技能人才與快遞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支援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參加快遞工程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推動快遞企業人才培養使用制度和職稱制度相銜接,增強職稱制度實效性。鼓勵快遞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組織本企業從業人員開展技能提升培訓,並可按規定享受培訓補貼,提高從業人員技能和素質。
(八)保障快遞從業人員醫療權益。快遞企業應為與其建立勞動關係的從業人員辦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手續。參保繳費後,其從業人員發生的門、急診和住院費用可按規定給予報銷。鼓勵快遞企業積極參加意外人身傷害保險、重大疾病險以及其他專項商業保險,切實保障快遞人員的生命健康權益。鼓勵企業建立幫扶互助保障基金,對員工重大疾病、安全事故、意外傷害等給予一定幫扶。
(九)加強資訊整合共用及聯合懲戒。有效整合快遞業務經營許可、郵政市場監督檢查、消費者申訴、用工社保等資訊,加強相關數據資訊共用對接,建立健全部門間溝通協作機制,健全和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監督管理。各地區、各部門要把促進快遞行業規範發展,營造良好職業發展環境擺在工作重要位置,堅持規範與發展並重,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加強協調溝通,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強化監督管理,落實監管職責。
(二)推動多元治理。各地區、各單位、各企業要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站位,主動擔當作為,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快遞企業等不同主體的作用,推動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的多元治理格局。
(三)做好宣傳培訓。各地區、各單位、各企業要完善宣傳培訓機制,做好資訊服務和政策引導。通過多種途徑有針對性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業務培訓,加強的普法宣傳和政策宣導,及時開展政策解讀,提升相關政策措施的社會知曉度。
北京市郵政管理局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