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前言
引言
1 範圍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4 産品分類和標記
5 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6 取樣
7 包裝、標誌、運輸、貯存
8 安全
附錄A(規範性附錄) B5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前 言
本標準全文強制。
本標準依據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DB11/239-2012《車用柴油》,DB11/239-2012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廢止。
本標準與DB11/239-2012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引言中對車用柴油制修訂的目的、意義以及B5車用柴油相關事項作了説明;
——修改範圍為“本標準適用於壓燃式柴油發動機汽車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煤制取或加有改善使用性能添加劑的車用柴油,也適用於以生物柴油作為調和組分的B5車用柴油”;
——增加了有關“B5車用柴油”的術語和定義(見3.1);
——將4.2修改為“車用柴油加油機的醒目位置應標注:‘標準號+空格+牌號+車用柴油’或‘牌號+京VI+柴油’”;
——修改多環芳烴含量為“不大於7%(品質分數)”;
——修改密度(20℃)“5號、0號、-10號為820kg/m3~845kg/m3,-20號、-35號為800kg/m3~840kg/m3”;
——修改運動黏度(20℃)“5號、0號為2.5mm2/s~7.5mm2/s,-10號、-20號為2.0mm2/s~7.5mm2/s,-35號為1.5mm2/s~6.5mm2/s”;
——修改閃點(閉口)“5號、0號、-10號為不低於60℃,-20號、-35號為不低於55℃”;
——修改5.2為“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應符合表1的要求。其中,B5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見附錄A。”;
——增加5.3“本市銷售的車用柴油中應加入標稱劑量以上的符合GB/T32859要求的柴油清凈劑”;
——增加規範性附錄A“B5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本標準由北京市環境保護局提出並歸口。
本標準由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組織實施。
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市標準化研究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煉油與化工分公司、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國石化燕山分公司、濟南汽車檢測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彥、李昆生、藺建民、曹湘洪、李文峰、吳迪、郭莘、馬晨菲、張少陽、顏燕、賈月芹、張利歌、劉雪濤、宋以常、劉志遠、陸紅雨、張春龍、王長園、景曉軍、王凱、靳海燕、任素慧、胡開建。
本標準於2004年首次發佈,2007年第一次修訂,2012年第二次修訂,本次為第三次修訂。
引 言
為改善北京市大氣環境品質,減少機動車排放污染,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要求,為了保障符合新標準車輛穩定達標排放,減少在用車排放污染,特製定本標準。本標準進一步提高了車用柴油的主要環保指標。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生物柴油能夠降低顆粒物排放,為穩步推進生物柴油的應用,本標準增加了B5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並在一定範圍內適用。
車用柴油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車用柴油的産品分類、標記、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取樣、包裝、標誌、運輸、貯存和安全。
本標準適用於壓燃式柴油發動機汽車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煤制取或加有改善使用性能添加劑的車用柴油,也適用於以生物柴油作為調和組分的B5車用柴油。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GB/T 258 輕質石油産品酸度測定法
GB/T 260 石油産品水分測定法
GB/T 261 閃點的測定 賓斯基-馬丁閉口杯法
GB/T 265 石油産品運動粘度測定法和動力粘度計演算法
GB/T 268 石油産品殘炭測定法(康氏法)
GB/T 386 柴油十六烷值測定法
GB/T 508 石油産品灰分測定法
GB/T 510 石油産品凝點測定法
GB/T 511 石油和石油産品及添加劑機械雜質測定法
GB/T 1884 原油和液體石油産品密度試驗室測定法(密度計法)
GB/T 1885 石油計量表
GB/T 4756 石油液體手工取樣法
GB/T 5096 石油産品銅片腐蝕試驗法
GB/T 6536 石油産品常壓蒸餾特性測定法
GB/T 11140 石油産品硫含量的測定 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
GB/T 13377 原油和液體或固體石油産品 密度或相對密度的測定 毛細管塞比重瓶和帶刻度雙毛細管比重瓶法
GB 13690 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 通則
GB/T 17144 石油産品殘炭測定法(微量法)
GB 19147 車用柴油(V)
GB/T 20828 柴油機燃料調和用生物柴油(BD100)
GB/T 23801 中間餾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測定 紅外光譜法
GB/T 25963 含脂肪酸甲酯中間餾分芳烴含量的測定 示差折光檢測器高效液相色譜法
GB 30000.7-2013 化學品分類和標籤規範 第7部分:易燃液體
GB/T 32859 柴油清凈劑
SH 0164 石油産品包裝、貯運及交貨驗收規則
SH/T 0175 餾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測定法(加速法)
SH/T 0246 輕質石油産品中水含量測定法(電量法)
SH/T 0248 柴油和民用取暖油冷濾點測定法
SH/T 0604 原油和石油産品密度測定法(U型振動管法)
SH/T 0606 中間餾分烴類組成測定法(質譜法)
SH/T 0689 輕質烴及發動機燃料和其他油品的總硫含量測定法(紫外熒光法)
SH/T 0694 中間餾分燃料十六烷指數計演算法(四變數公式法)
SH/T 0765 柴油潤滑性評定法(高頻往復試驗機法)
NB/SH/T 0842 汽油和柴油中硫含量的測定 單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
ASTM D7371 柴油燃料中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含量測定法[中紅外光譜法(FTIR-ATR-PLS)]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3.1
B5車用柴油 B5 diesel fuel for motor vehicles
1%~5%生物柴油(BD100)與95%~99%石油柴油的調和燃料。
4 産品分類和標記
4.1 産品分類
車用柴油按凝點分為五個牌號:
5號車用柴油 適用於風險率為10%的最低氣溫在8℃以上的氣候條件下使用;
0號車用柴油 適用於風險率為10%的最低氣溫在4℃以上的氣候條件下使用;
-10號車用柴油 適用於風險率為10%的最低氣溫在-5℃以上氣候條件下使用;
-20號車用柴油 適用於風險率為10%的最低氣溫在-14℃以上氣候條件下使用;
-35號車用柴油 適用於風險率為10%的最低氣溫在-29℃以上氣候條件下使用。
4.2 標記
車用柴油加油機的醒目位置應標注:“標準號+空格+牌號+車用柴油”或“牌號+京VI+柴油”。
示例:“DB11/239-10號車用柴油”或“-10號京VI柴油”。
5 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5.1 車用柴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劑應無公認的有害作用,並按推薦的適宜用量使用。車用柴油中不應含有任何可導致汽車無法正常運作的添加物或污染物。
5.2 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應符合表1的要求。其中,B5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見附錄A。
表1 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5.3 本市銷售的車用柴油中應加入標稱劑量以上的符合GB/T 32859要求的柴油清凈劑。
6 取樣
取樣按GB/T 4756進行,取4L作為檢驗和留樣用。
7 包裝、標誌、運輸、貯存
本標準所屬産品的包裝、標誌、運輸、貯存及交貨驗收按SH 0164進行。
8 安全
根據GB 13690的規定,車用柴油屬於易燃液體,其危險性警示見GB 30000.7-2013中第8章的警示説明。
附 錄A
(規範性附錄)
B5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A.1 B5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生物柴油(BD100)應滿足GB/T 20828及其最新版本標準的技術要求。B5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見表A.1。
表A.1 B5車用柴油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