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製造強國戰略,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京政發〔2015〕60號),促進本市存量産業結構優化、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加快培育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産業,根據《中國製造2025》(國發〔2015〕28號)提出的重點産業發展方向,緊密結合本市産業發展實際,我們研究編制了《北京市鼓勵發展的高精尖産品目錄(2016年版)》(以下簡稱《産品目錄》)和《北京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指導目錄(2016年版)》(以下簡稱《技改目錄》)。經市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並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産品目錄》聚焦産業新興領域、高端環節和創新業態,涵蓋高精尖産品和服務,是本市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等領域引進企業、轉化技術、對外合資合作的重要指導。《技改目錄》涵蓋智慧化改造、節能降耗、降污減排、品質提升、服務型製造等重點技改方向,適用於引導本市存量工業企業的改造升級。
二、《産品目錄》作為本市重點引導和支援的産業方向,是制定實施財稅、金融、科技、人才、土地、規劃等産業政策的重要依據,符合《産品目錄》引導方向的産業項目納入綠色審批通道,在土地供給、人才引進等現行政策允許範圍內給予優先支援。
三、各區政府、開發區(産業園區)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國內外市場需求和供給條件的變化,選擇《産品目錄》中適宜本地區形成比較優勢的産品重點突破,避免盲目重復建設。
四、《技改目錄》範圍內的技術改造作為政府重點引導和支援的方向,範圍之外的技術改造主要由企業依據市場需求自行組織實施,通過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相結合,全面提升産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
五、市經濟信息化委負責《産品目錄》和《技改目錄》相關條目的解釋工作。
六、《産品目錄》和《技改目錄》為2016年版,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時修訂。
七、《産品目錄》和《技改目錄》自發佈之日起生效。
附件:1.北京市鼓勵發展的高精尖産品目錄(2016年版)
2.北京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指導目錄(2016年版)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16年5月23日
附件1
北京市鼓勵發展的高精尖産品目錄
(2016年版)
一、創新前沿産品
1.新興智慧硬體。智慧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智慧車載、智慧健康養老、智慧無人系統、人工智慧平臺以及其他面向消費和工業領域的智慧化硬體産品。
2.前沿材料。石墨烯、碳奈米管等奈米材料,氮化鎵、碳化矽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生物醫用材料,3D列印材料,超導材料,智慧材料,微生物降解及改性材料等。
3.智慧機器人。智慧機器人控制器、傳感及智慧感測系統等系統模組,軟體作業系統及平臺;智慧機器人整機及系統整合,醫療康復機器人,教育娛樂、家政、養老等服務機器人,偵查、安防、救援、特種作業等特種機器人;柔性機器人、微納機器人等新一代智慧機器人,倣人倣生機器人等前沿技術領域。
4.增材製造裝備。面向航空航太大型金屬複雜構件直接製造、醫療器械與健康服務、創意設計等領域的鐳射、離子束等高能束流直接製造,基於鈦合金、高強鋼、鋁合金、鎳合金等材料的加工工藝、製造裝備,3D列印裝備。
5.創新藥物和新型製劑。針對重大疾病、用於緊急預防和治療感染性疾病的藥物;免疫原性低、穩定性好、靶向性強、長效、生物利用度高的基因工程蛋白質及多肽藥物。
6.衛星導航。泛在全源定位導航授時産品,廣域無縫高密度定位導航授時産品,組合慣導系統,室內外精密定位導航授時産品。
7.無人智慧航空器及管理系統。適應軍事偵察、邊境巡邏、治安反恐、農林作業、航空攝影、航空測量、物探等應用需求的固定翼和旋翼類無人機,無人機機載飛控管理系統、無人機交通管理系統。
8.智慧網聯汽車。基於車聯網的車載智慧資訊服務系統,智慧網聯汽車平臺、作業系統及人車交互系統,裝備自動駕駛系統的智慧網聯汽車。
二、關鍵核心産品
9.積體電路晶片。包括伺服器/桌面中央處理器、嵌入式中央處理器、記憶體、平板顯示驅動、資訊安全及金融IC卡晶片、智慧電網、工控及汽車半導體等關係國家資訊與網路安全及電子整機産業發展的核心通用及行業應用晶片,晶片設計平臺(EDA工具)及配套IP庫等。
10.半導體專用設備及材料。面向半導體先進製造工藝的刻蝕、薄膜、化學機械處理、摻雜(離子注入、高溫擴散)和檢測等關鍵裝備及其配套核心零部件産品,深紫外光刻膠、拋光材料、超高純電子氣體和工藝化學品、濺射靶材等關鍵材料産品,晶片級封裝、圓片級封裝、硅通孔、三維封裝等先進封裝和測試技術相關的關鍵設備及材料。
11.資訊通信設備。高端伺服器,大容量存儲設備,面向網際網路骨幹節點、數據互聯中心節點的大規模集群路由器等新型路由交換設備,新一代資訊網路終端、基站及其核心晶片、器件,網路安全設備,光通信設備、光纖接入設備,物聯網接入和交換設備、定位系統設備。
12.新型螢幕件。包括高世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TFT-LCD)、發光二極體(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鐳射顯示、柔性顯示、新型觸控面板等新型顯示産品,高性能液晶等關鍵材料及相關器件;新型顯示模組、一體化整機與模組一體化産品等。
13.先進感測器。相容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工藝的微機電系統(MEMS)感測器、圖像感測器、智慧整合感測器、化學及生物量感測器、人機交互感測器等高端新型感測器。
14.高性能、關鍵性新材料。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等。
15.高性能醫療器械。數字化X 射線機、多層螺旋CT 機、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等醫學影像設備,骨科手術機器人,基於先進技術的自動化臨床檢測系統及配套試劑,普外及專科手術室成套設備和高性能麻醉工作站,無創呼吸機、除顫器、起搏器等急救及外科手術設備,介入治療、放療等專科用醫療設備,智慧康復輔具、智慧康復訓練系統等康復醫療器械;腦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醫用植入物和基於基因工程的精準醫療産品,移動醫療設備等。
16.智慧儀控系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面向裝備的嵌入式控制系統、功能安全監控系統等智慧控制系統,高性能變頻調速裝置等伺服控制機構,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儀器儀錶,檢測分析儀器,精密科學儀器。
17.高檔數控機床及核心部件。數字伺服控制系統、網路分佈式伺服系統等伺服驅動裝置與電機;重型/超重型、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數控電加工及數控系統,高檔數控機床整合製造系統。
18.汽車電子及關鍵器件。整車及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汽車資訊系統、汽車發動機管理系統(EMS)和動力電池管理系統(BMS)晶片及模組、車載通信終端、車載感測器等車載汽車電子裝置;先進汽車動力總成系統。
19.先進航空動力系統及器件。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渦輪盤、風扇、壓氣機、燃燒室、控制系統、健康管理系統等關鍵部件。
20.航電系統。包括航空電子整合系統,自動駕駛儀及機載飛行管理系統(FMS),機載通信、導航、監視設備;機載氣象雷達及大氣數據管理系統;航空儀錶及顯示系統;機載防撞系統;電傳控制系統等。
21.航空地面保障裝備。包括新一代航空通信、導航、監視與氣象設備,空天地一體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統,通用航空自動化飛行服務系統、先進航空器維修設備、高性能航空器倣真系統等。
22.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高整合度一體化底盤系統,高性能動力電池材料、系統及生産測試裝備,燃料電池系統,高效電驅動系統,整車控制系統,輕量化部件及車身結構,高效智慧化充電系統,電動轉向及制動系統,主動懸架系統,智慧車載終端,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高效電動冷暖空調等。
三、整合服務産品
23.大型裝備總裝整合服務。包括智慧電網技術服務和系統整合,高效清潔能源裝備的智慧製造和系統整合;節能環保設備的智慧製造和系統整合服務;軌道交通智慧控制系統、通信系統/信號系統、綜合監控系統等;大型成套設備安裝、調試和技術服務;重點行業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等。
24.海洋裝備智慧管理系統。包括船用衛星導航設備、慣性導航設備、雷達導航設備、水聲導航設備、電子海圖、綜合管理控制設備在內的民用船舶導航控制系統,海洋開發資訊系統,海洋管控資訊系統等。
25.工業自動化控制管理服務。包括工業網際網路、資訊物理系統(CPS),智慧監測系統、遠端診斷管理系統、全産業鏈追溯系統,工業雲服務和工業大數據平臺,高端工業平臺軟體和重點領域應用軟體等。
26.物聯網整合應用服務。物聯網在生産、城市管理、民生領域的應用解決方案,物聯網服務平臺,物聯網標識平臺。
27.垂直産業電商平臺。電子資訊交互介面平臺;産業公共供應鏈平臺,供應商管理庫存平臺,分佈式多倉庫管理平臺、智慧物流服務,産業供應鏈金融平臺。
28.衛星綜合應用。衛星遙感應用服務、衛星寬頻通信服務等。
29.綠色建築多功能整合服務。綠色智慧幕墻、門窗等設計、生産、施工工程整合服務,預製裝配式住宅部品生産及整合服務。
四、設計創意産品
30.工藝美術精品。體現北京符號的大師精品、以“燕京八絕”為代表的工藝美術珍精品、傳統工藝美術技藝應用於現代工業設計和製造的跨界融合産品、體現中華文化和歷史傳承的“北京禮物”、工藝美術技藝升級與創新研發産品等。
31.高端時尚産品。産業化的品牌定制服裝、設計師品牌成衣、功能性特種服裝,自主設計的配飾、手錶、禮品等高端品牌消費品。
32.個性創意産品。個性電子産品,個性創意裝飾産品,應用綠色環保工藝技術材料的印刷精品、包裝設計類精品,應用高倣真複製等技術製作的高檔藝術品,基於文物傳承的創意精品,高端工藝傢具家居産品,傳統技藝精湛的創新産品等。
33.數字內容産品。數字內容開發工具、數字內容創作軟體等。
五、名優民生産品
34.城市應急産品。包括安檢核心裝備,食品藥品安全快速檢測儀器,新型消防器材,智慧應急救災安置綜合體、遠端應急供排水系統、應急救援技術系統整合和綜合服務,柔性應急多功能帳篷,交通、軍用、航空航太、醫衛等高技術領域的産業用紡織品等。
35.高效節能産品。包括高效節能材料;可回收動力電池;節能設計;節能量檢測、審核,設備節能服務等。
36.“老字號”産品。高端食品、服飾等創新産品;名優中成藥的新劑型和二次創新,經典名方和確有臨床療效的中藥新品種,中藥配方顆粒等現代中藥。
附件2
北京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指導目錄
(2016年版)
一、智慧化改造
1.新型感測器、工業機器人、人機智慧交互、增材製造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産製造企業的推廣應用。
2.智慧控制、工廠自動化整合物流系統、電腦輔助設計(CAD)、電腦輔助製造(CAM)、網路協同製造、製造執行系統(MES)等智慧管控系統在生産製造企業的推廣應用。
3.感測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綜合自動化系統等智慧部件和産品在工程機械、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
4.機床伺服驅動系統、電主軸、精密齒盤、數字化工具系統及量儀等關鍵部件的改進;精密和柔性數控系統、整合製造系統在機床企業的規模應用。
5.自動化線上測控在分佈式發電中的應用,自動化生産線在新能源裝備企業生産環節中的推廣應用。
6.食品生産中計量器向可傳輸、可存儲方向轉化的智慧化改造,基於智慧計量器具的能源管控平臺應用改造。
7.工業噴漆、加工等生産環節的“機器換人”技術改造。
8.供應鏈配套企業之間推進設計、庫存、物流等資訊共用的信息化整合應用改造。
9.自動化控制技術在菌種培養、發酵、分離純化等生物工程類産品規模化生産過程中的推廣應用。
二、節能降耗
10.生産製造企業的能源管控中心改造建設。
11.生産製造企業的煤改電、煤改氣、增加太陽能換熱系統等燃煤鍋爐改造。
12.生産製造企業的照明系統節能改造;燃氣鍋爐餘熱回收利用、生産線加熱設備熱能回收系統建設;光伏屋頂和側光伏系統應用改造。
13.利用先進的變頻電機技術,減少電機啟停和空運轉消耗電能的電機變頻改造。
三、降污減排
14.生産製造企業以加快源頭減量、減排以及過程式控制制為目標的裝備和工藝升級改造。
15.生産製造企業開展的餘熱余壓回收、水迴圈利用、重金屬污染減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廢渣資源化、脫硫脫硝除塵、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處理等設備更新改造。
16.石化生産企業煉廠飽和氣體回收裝置改造、三廢處理聯合裝置改造、脫硝治理和清潔能源改造等。
17.印刷生産企業膠印機廢潤版液、廢顯影液的凈化處理設施建設和更新改造。
18.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産企業涂裝生産線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處理設施升級改造;採用幹式噴漆技術的節水節能設施改造。
19.發動機工廠生産線廢切削液、清洗液、研磨油等廢液處理設施升級改造。
20.微量潤滑(MQL)金屬切削技術等消除或減少機械加工過程中乳化液使用的新型技術在汽車、裝備等生産企業的推廣應用。
21.生産製造企業在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産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的工藝優化和設備升級。
22.積體電路、平板顯示領域生産企業水蓄冷系統、自由冷卻系統升級改造。
23.中藥生産製造企業以減少溶劑等原材料的使用為目標的工藝優化改造。
四、品質提升
24.生産製造企業以實現産品設計、製造、測試等環節的自動化,提高産品穩定性和生産效率為目標,對製造過程資訊處理、生産控制、資源管理、品質檢測、環保處理等典型環節的流程化再造。
25.生産製造企業檢驗檢測設備升級改造。
26.線上監測、線上控制、産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品質自我聲明、品質追溯等先進技術在食品、醫藥等行業的推廣應用。
27.傳統汽車製造企業利用現有能力改造生産新能源汽車的生産線改造。
28.汽車整車製造企業為採用汽車輕量化、模組化、智慧化、電動化等技術所進行的技術改造。
29.石化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提升油品品質。
30.採用基於系統工程學、系統藥理學等形成的現代技術和方法,加強中藥品種的二次開發與生産的設備升級與工藝品質提升。
31.中藥生産企業為提升中藥生産的精確化和標準化,開展的中藥數字化提取車間建設和升級改造。
32.層析、色譜、超臨界萃取等現代分離技術在中藥生産環節的推廣應用。
五、服務型製造
33.生産製造企業延伸服務鏈條,發展個性化定制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網路精準行銷和線上支援服務等。
34.醫藥生産製造企業延伸發展標準化、規範化的健康服務産業。
35.包裝企業為拓展服務型業務而實施的基於物聯網的供應鏈可移動資産運營服務平臺建設。
36.生産製造企業為推進研發設計、生産製造、企業管理、供應鏈配套等關鍵環節智慧化升級而開展的雲服務和大數據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