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2016年以後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主題分類] 商貿、海關、旅遊/其他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民政府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17-06-24
  6. [發文字號] 京政發〔2017〕20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17-07-10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17年 第24期(總第516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培育擴大服務消費優化升級商品消費的實施意見

字號:        

京政發〔2017〕20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6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16〕85號)精神,著力培育擴大服務消費、優化升級商品消費,充分釋放消費新活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結合本市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新活力,以消費環境改善和市場秩序規範釋放新空間,以擴大有效供給和提升品質滿足新需求,以創新驅動産品升級和産業發展,推動消費和投資良性互動、産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協同共進、創新驅動和經濟轉型有效對接,構建消費升級、有效投資、創新驅動、經濟轉型有機結合的發展路徑,促進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則

  ——深化改革開放,發揮消費對穩增長的支撐作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公共服務領域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改革,釋放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保持總消費年均增速高於經濟發展速度。

  ——優化消費結構,引領産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順應生活消費方式向發展型、現代型、服務型轉變的趨勢,聚焦消費新領域、新模式、新熱點,推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商品消費優化升級,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

  ——豐富消費供給,更好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充分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形成多門類、多元化的服務供給,促進種類豐富、質優價穩的商品供給,實現基本消費托底保障、中端消費量足品優、高端消費穩步增加、境外消費有所回流。

  (三)發展目標

  服務消費和商品消費並重發展,總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服務消費佔總消費、中心城區以外地區消費佔全市消費比重持續提高。到2020年,最終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70%左右。

  二、培育擴大服務消費

  (四)豐富文化消費

  1.擴大文化新消費。發揮首都文化人才豐富、門類齊全、業態多樣等優勢,創新影視、音樂、舞蹈、戲曲、美術、書畫等的創作、傳播與消費方式,打造“藝術北京”“演藝北京”“動漫北京”等一批文化品牌。壯大動漫網路遊戲、移動音樂、網路視頻、微電影等新業態,拓展新媒體文化消費。推進朝陽區國家文化産業創新改革實驗區發展,建設運營好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北京文化産權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産品開發工作。(市文資辦、市文化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文物局、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發揮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影視譯製基地、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等平臺作用,匯聚世界文化藝術精品,提升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圖書節、北京國際設計周等文化活動影響力,在深化國際交流中豐富居民文化消費。統籌推進長城文化帶、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成片連線整體保護,延續歷史文脈,提升傳統文化國際吸引力。(市文資辦、市文化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文物局、市發展改革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拓展文化消費空間。研究落實國家關於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政策措施,培育400至500家品牌知名度高、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實體書店。發展市場化、專業化拍賣交易機構,引導居民投資、收藏各類文化藝術品。推動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規範提升不少於500家文化娛樂場所。(市文化局、市文資辦、市商務委、市新聞出版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強化文化惠民消費。盤活現有文化設施資源,穩步推進區、街道(鄉鎮)等的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和管理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和基層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工作。支援公辦博物館、美術館綜合運用各類電子商務平臺,提升便民服務水準。持續辦好“百姓週末大舞臺”等系列文化活動。繼續實施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活動,加大文化惠民卡、文化消費電子券惠民力度,引導和鼓勵文化消費。(市文化局、市文資辦、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擴大旅遊消費

  5.打造全球旅遊消費目的地。高水準建設環球主題公園,高標準籌辦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2020年世界休閒大會,培育世界級旅遊消費新增長點。深入挖掘故宮、長城、天壇、運河等文化遺産內涵,開發“數字故宮”等彰顯北京歷史文化魅力的新型旅遊産品。落實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創新和優化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服務,拓展國際旅遊消費。(市發展改革委、市旅遊委、市文物局、市商務委、市政府口岸辦、市國稅局、北京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擴展旅遊新消費。培育房車旅居消費,依法辦理旅居挂車登記,落實旅居車準駕管理制度,研究旅居車營地用地政策。依託北京密雲低空旅遊示範基地、北京通用航空産業基地,開發低空旅遊消費産品。擴大京交會、科博會等會展國際影響力,做強汽車、時裝、電子等商業會展,積極發展會展旅遊。提高以“北京禮物”為代表的旅遊商品設計、生産、行銷水準,打造北京旅遊商品品牌。強化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豐富旅遊産品,構建大旅遊、大消費格局。(市旅遊委、市商務委、市科委、市公安局、市規劃國土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提升鄉村旅遊品質。建設環北京旅遊休閒廊道,推進旅遊休閒步道規劃建設,改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條件。實施“京郊旅遊後備箱行動”,加大鄉村旅遊産品供給力度。發展鄉村酒店、休閒農莊、葡萄酒莊、採摘籬園等鄉村旅遊新業態,打造雁棲鎮、古北口鎮、金海湖鎮等特色旅遊小鎮。(市旅遊委、市農委、市發展改革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8.改善旅遊消費環境。加快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懷柔區、延慶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打破封閉式景點景區建設經營模式,豐富遊客全過程、全方位的旅遊體驗。優化智慧旅遊服務體系,鼓勵傳統旅行社轉型升級,推動景區、飯店、旅行社、民俗接待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規範整治旅遊市場秩序,持續打擊非法“一日遊”等違法違規行為。(市旅遊委、市商務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促進體育消費

  9.補齊體育設施短板。加快建設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體育場館、公眾健身活動中心、戶外多功能球場、健身步道等設施,打造“一刻鐘健身圈”。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利用疏解騰退資源,因地制宜建設多樣化的便民健身設施、體育設施。加快市、區兩級國有公共體育場館轉型升級,推進專業化、市場化發展,支援學校等企事業單位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提供多元化體育公共消費空間。高水準配置城市副中心公共體育服務資源。加快落實本市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力爭到2020年足球場地數量不少於1610塊。(市體育局、市教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國土委、市發展改革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0.豐富群眾體育消費業態。以籌辦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加快建設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國家速滑館等項目,完善冰雪體育運動場所及配套設施;與河北省共同打造京張冰雪體育休閒旅遊帶,引導群眾參與冰雪健身消費。支援發展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游泳、健步走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積極培育極限運動、冰球、房車露營、電子競技等時尚休閒體育項目,滿足群眾多元化、多層次體育消費需求。(市發展改革委、市體育局、市旅遊委、市重大項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培育體育消費品牌。積極引進國際精品體育賽事,進一步提升北京馬拉松、中國網球公開賽等品牌賽事影響力。辦好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提升北京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職業化和品牌化水準。鼓勵體育健身類俱樂部、民間社團連鎖化、品牌化發展。支援體育企業、科研機構跨界合作,研究開發高品質、實用型運動設備以及運動功能飲料等體育消費産品。(市體育局、市教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培育健康消費

  12.保障居民普遍性健康服務消費。制定實施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促進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倡導全生命週期的大健康管理理念,豐富健康諮詢、健康體檢和疾病預防消費服務,引導居民健康消費由治療向預防轉變。重點保障流行病防控、婦幼保健、老年慢性病防控、康復、護理等健康需求,夯實居民健康消費基礎。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細化老年人急需的居家醫療衛生服務項目,完善基層用藥制度。(市衛生計生委、市中醫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3.滿足個性化、多元化健康消費。積極探索醫師區域化註冊。鼓勵在京醫療機構與津冀醫療機構組建醫療聯合體或醫院集團。支援發展特色診所等新型健康服務機構,滿足居民多層次健康消費需求。支援推廣健康雲服務,發展移動醫療、遠端醫療等健康資訊服務。擴大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受益面。(市衛生計生委、市中醫局、北京保監局、市地稅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拓寬新興醫療健康服務消費。發揮在生命健康領域的資源優勢,加大新興醫療技術研發,培育和引導健康服務消費新需求。支援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示範基地和示範項目建設,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豐富中醫藥健康消費産品與服務種類,擴大健康與旅遊融合消費。(市衛生計生委、市旅遊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中醫局、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提升養老消費

  15.擴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消費。放寬養老服務市場準入條件,支援社會力量建設、運營養老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等專業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居家養老服務。規範居家養老入戶服務內容和標準,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消費水準。(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培育多元化養老服務消費。深化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區建設,支援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發展。運用新技術、新模式,增加符合居民消費需求的遠端監護、健康保健、中醫養生、老年用品等養老産品和服務。建設一批休閒養生、特色醫療等養老服務項目,滿足個性化、品質化養老消費需求。(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市中醫局、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強化養老服務消費保障。擴大高齡、失能等老年人長期護理補貼試點區域範圍。支援西城區、朝陽區加快推進國家級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支援海澱區開展居家養老失能護理互助保險試點,條件成熟時向全市推廣。規範養老助殘卡的發放和管理,積極拓展線下服務。(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社保局、北京保監局、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擴大教育培訓消費

  18.促進專業技能培訓消費。鼓勵高等院校與社會機構、企業合作,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為“雙創”提供更多人才支撐。支援京津冀職業教育院校與企業組建職業人才合作培養聯盟。擴大餐飲、家政、物業、社區服務、養老、保健、幼兒保教等服務領域教育培訓消費。(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9.引導居民素質培訓消費。深化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示範區建設,進一步提升社區教育的服務能力和水準,滿足居民素質教育學習需求。支援專業化培訓機構開展時尚、禮儀等培訓。支援發展遠端教育、線上培訓,規範發展校外培訓。(市教委牽頭負責)

  三、優化升級商品消費

  (十)保障居民基礎消費

  20.確保食品藥品放心消費。擴大健康産品、優質日用品等消費品供應,持續提升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地理標誌農産品(“三品一標”産品)總量規模和品質水準。實施“陽光餐飲”工程,建立食品藥品、兒童用品等重點領域全過程品質追溯體系,提高食品藥品安全檢測和監測能力,確保居民安全、放心消費。(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農委、市商務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1.保障居民合理住房消費。完善基本住房制度和保障性住房供應體系,加大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籌集力度,穩步推進自住型商品住房供應。規範發展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賃市場,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形成購租並舉的合理住房消費結構,帶動家電、傢具、家裝等相關消費。(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國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2.提高居民綠色出行消費比例。加大軌道交通建設力度,改善接駁換乘條件;優化公交運作線路,豐富商務通勤班車、定制專線、社區公交等多元化公交服務;規範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提升行業管理和服務水準;支援機動車分時租賃、共用自行車發展,滿足居民個性化、定制化交通出行需求。(市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市重大項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拓展資訊消費

  23.推動居民資訊消費産品升級換代。促進智慧手機、智慧電視、平板電腦等新型資訊消費終端普及,支援開發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雲終端等未來型資訊消費産品,培育位置服務、智慧導航、增材製造(3D列印)、機器人、新一代健康診療、體驗分享等資訊消費新熱點。(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升級品質消費

  24.擴大品質消費市場供應。深入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塑造北京消費品牌。暢通商品進口渠道,支援進口商品直銷、保稅展示交易、特許經營等模式,引導品牌商業企業增強全球優質産品採購能力,保障優質商品供應。舉辦國際美食匯、進口商品購物節等消費活動,發揮對居民品質消費的引領作用。(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質監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5.引導品質消費需求升級。利用北京老字號品牌資源,增加展現首都文化底蘊、體現工匠精神的特色國貨精品供應。研究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補貼方案,促進智慧家電、智慧家居、康復健身器械等消費。(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引領時尚消費

  26.引領全球時尚消費潮流。順應年輕群體、中高收入群體時尚消費需求,引導全球快時尚、輕奢品牌店及專賣店落戶北京。發揮中國國際時裝周、北京國際電影節等活動平臺的消費引領作用,培育本土時尚産品,打造向全球展示北京時尚消費的名片。(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文資辦、市新聞出版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7.培育個性化定制消費。積極擴大中國設計紅星獎、北京國際設計周品牌影響力,大力培育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産業基地、751時尚設計廣場、798藝術區等一批創意設計服務與消費平臺,推動創意産業與居民消費融合。支援發展未來商店、概念商店等新業態,吸引消費者參與産品的設計和製作。(市文資辦、市科委、市商務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壯大綠色消費

  28.擴大綠色節能消費。倡導綠色消費理念,落實國家綠色産品能效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和能效領跑者計劃,規範家用節水節能器具認證標識,促進空氣凈化器、綠色家電、綠色建材等綠色消費。(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水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9.促進清潔能源消費普及。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加大新能源汽車在公交、郵政、物流、環衛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力度。繼續推進農村地區農戶清潔取暖工作,同步推進農村公共服務場所和設施農業的煤改清潔能源,不斷提高農村清潔能源消費比例。(市科委、市農委、市城市管理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激活農村消費

  30.強化農村消費基礎支撐。推進農村信息化設施建設,實現寬頻網路和綜合資訊服務站點行政村全覆蓋。強化北京12316三農服務熱線、221資訊網等資訊服務平臺功能,促進産品資訊交流與供需對接。合理佈局農村配送服務網點,完善農産品“進城”和電商物流“下鄉”的雙向流通體系。(市農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1.促進農村便利消費。擴大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應用,推動電子商務和快遞服務下鄉進村入戶。鼓勵社會資本和品牌連鎖機構新建或改建融合購物消費、旅遊集散、居民服務等多元功能的綜合消費微中心,提升農村消費便利性。(市農委、市商務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創新擴大有效供給,改善優化消費環境

  (十六)擴大新産品和服務供給

  32.豐富消費市場産品供給。發揮好北京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以技術創新推動産品創新,更好滿足智慧化、個性化、時尚化消費需求。研發旅居挂車、通用航空等中高端新興消費産品,開拓消費新領域。(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3.創新發展新興消費供給。鼓勵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培育壯大融生産、流通、消費為一體的綜合運營商,支援發展平臺型消費經濟。鼓勵企業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深度挖掘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産,豐富和細化消費品種類。支援傳統商業企業運用物聯網、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新興資訊技術,提供更人性化、更具魅力的消費體驗。(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4.強化融合型服務消費供給。強化融合發展、互促共贏的新理念,推動旅遊、文化、體育、健康、休閒、養老、托幼等服務領域深度融合,挖掘文化旅遊、體育旅遊潛力,拓展中醫藥健康養生旅遊、研學旅遊等新興旅遊消費。引導實體商業設施引入特色文化、休閒等資源,向多功能、複合式經營場所升級。積極開發便民親民、功能複合、服務優良的服務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挖掘和釋放融合型消費潛力。(市旅遊委、市商務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拓展多層次消費供給新空間

  35.改造升級中心城區都市消費區。推動王府井、西單、前門-大柵欄等商圈和特色商業街提質升級,打造全球知名都市消費區品牌。引導三里屯、後海等特色消費區發展,打造中高端、國際化的品質都市消費區。支援購物中心豐富體驗業態,由傳統銷售場所向社交體驗、文化消費中心轉變。(城六區政府分別負責)

  36.加快重點區域消費設施建設。科學安排城市副中心和重點産業功能區配套商業設施。結合重點鎮規劃,建設發展一批集購物消費、住宿餐飲、文化健身、托幼養老、專業培訓等複合功能于一體的消費綜合體,推動消費升級。(相關區政府分別負責)

  37.補齊便民商業服務設施短板。落實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計劃和“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任務,在城市社區實現早餐、蔬菜零售和便利店(超市)等便民設施全覆蓋,打造便利、智慧的社區消費服務網路。(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8.拓展京津冀消費服務合作空間。協同開展京津冀農産品流通體系創新行動,支援農産品流通骨幹企業加大與周邊地區協同發展力度,建立健全糧、油、肉、蛋、菜、奶等農副産品外埠生産基地與倉儲網路。深化京津冀三地政府、企事業單位、産業聯盟間的協同合作,建立健全京津冀區域消費品品質、食品藥品安全等一體化監管機制,加快推進物流、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消費服務共建共用。(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構建適應超大城市消費需求的現代流通體系

  39.優化現代物流設施網路。加快城市物流升級和轉型,優化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分級物流基礎設施網路,積極開展多式聯運模式示範應用,提升物流服務保障能力和水準,推動城市物流現代化、規範化、高效化、集約化、國際化發展。(市商務委、市交通委、市規劃國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0.增強現代物流市場主體服務能力。鼓勵生鮮電商和專業冷鏈物流龍頭企業採用新技術、新模式,完善生鮮食品、藥品等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網路。支援電子商務物流發展,鼓勵大型物流企業發展專業貨機、電商快遞專列,提高物流效率。(市商務委、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1.發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完善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網路,推進社區物流共同配送站建設,支援物流、快遞企業建設各類公共智慧快遞服務終端,做好“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支援行業商(協)會、物流龍頭企業整合資源,搭建公路貨運、線上倉儲、城市配送、物流金融等綜合服務平臺,發展平臺物流經濟。(市商務委、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持續優化消費市場環境

  42.強化資訊基礎設施網路支撐。提升公共網路服務水準,實現本市用戶簽約頻寬50兆起步、100兆普及,推動電信企業提速降費,促進大規模公共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向下一代網際網路升級。推廣“北京通”,實施一批智慧惠民工程。加快城市副中心光纖城市建設,支援2022年冬奧會場館、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等重點區域開展第五代行動通訊(5G)試點。推進北斗多模衛星導航等應用。建設多功能路燈桿、綜合管廊等新型物聯網整合載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城市管理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43.完善標準與品質監管體系。完善養老、健康、體育、文化等消費服務標準體系和行業規範,提升標準化水準。統籌規劃和推進食品、藥品等重要産品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常態化隨機抽查機制,完善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和服務品質監督檢查制度,健全消費品品質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農委、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市體育局、市文化局、市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4.改善優化市場信用環境。加快全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信用資訊的統一管理。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對嚴重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鼓勵行業組織、市場主體開展誠信自律等行業信用建設。擴大商業保理試點範圍,鼓勵有條件的大型零售企業開展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信用消費業務。(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金融局、市商務委、市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5.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加大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集中整治侵犯知識産權行為。建立健全網路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機制,積極防範商業和金融風險。建立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加大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的懲處力度。提升“12315”“12358”等熱線的服務品質,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價格欺詐、侵害消費者利益等違法行為。充分發揮消費者協會等社會組織的消費維權作用。(市工商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健全實施保障體系

  (二十)加強消費服務型人才培養

  研究新消費領域人才支援政策,建立國際人才引進通道,加大國內外優秀消費服務人才引進力度,支援學校、專業培訓機構等以多種方式參與新消費領域人才培養培訓,壯大文化、體育、健康、流通、消費金融等領域實用型專業服務人才隊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強化用地和投資保障

  堅持集約節約用地、設施功能複合的思路,因地制宜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騰退空間,建設規模適當的消費服務設施。發揮政府投資對重點消費領域的引領、撬動和催化作用,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多種方式,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消費領域投資,擴大消費供給。(市規劃國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二)健全促消費政策體系

  用足用好現有消費領域的財政資金支援政策,綜合運用補貼、獎勵、股權投資、産業基金等方式,支援消費産業和消費市場發展。推動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落實旅遊、教育、汽車等領域信貸消費政策,鼓勵保險機構開發更多適合文化、旅遊、體育、健康、養老等行業特點的保險險種。完善收入分配機制,推動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穩步提高困難群體的社會保障水準。(市財政局、市金融局、北京保監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農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健全消費統計分析體系

  完善商品、服務消費統計,建立反映總消費規模、結構、速度與效益的統計體系。支援相關部門、重點功能區完善統計制度,提高消費領域統計規範化水準。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加強對市場總消費統計及消費政策的分析研究,準確把握消費發展趨勢、消費結構變化,及時、科學提出促消費的政策措施。(市統計局、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7年6月24日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