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背景
《關於培育擴大服務消費優化升級商品消費的實施意見》(京政發〔2017〕20號)是市委、市政府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6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16〕85號)等促消費系列政策的具體舉措,也是本市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功能定位,發揮消費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推動全市經濟實現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主動作為。
二、《實施意見》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出發,提出了促進消費發展的二十三方面45條措施。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使全市的服務消費和商品消費並重發展,總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實現服務消費佔總消費、中心城區以外地區消費佔全市消費兩個比重持續提高。到2020年,最終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70%左右。
《實施意見》主要包括培育擴大服務消費;優化升級商品消費;創新擴大有效供給,改善優化消費環境等主體內容。
(一)培育擴大服務消費
在豐富文化消費領域,主要包括:創新影視、音樂、舞蹈、戲曲、美術、書畫等的創作、傳播與消費方式,打造“藝術北京”等文化品牌,擴大文化新消費;匯聚世界文化藝術精品,在深化國際交往中豐富居民文化消費選擇。統籌推進長城文化帶、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延續歷史文脈,提升傳統文化國際吸引力,加強國際文化交流;培育400-500家實體書店,推動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拓展文化消費空間;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和基層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繼續辦好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活動,強化文化惠民消費。
在擴大旅游消費領域,主要包括:高水準建設運營環球主題公園,高標準籌辦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2020年世界休閒大會,落實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優化境外游客購物離境退稅服務,打造全球旅游消費目的地;培育房車旅居消費,開發低空旅游消費産品,打造北京旅游商品品牌,強化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構建大旅游、大消費格局,擴展旅游新消費;建設環北京旅游休閒廊道,推進旅游休閒步道規劃建設,改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條件,發展鄉村旅游新業態,提升鄉村旅游品質;加快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懷柔區、延慶區全域旅游示範區創建工作,優化智慧旅游服務體系,規範整治旅游市場秩序,改善旅游消費環境。
在促進體育消費領域,主要包括:打造“一刻鐘健身圈”,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利用疏解騰退資源,因地制宜建設多樣化的便民健身設施,加快落實本市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力爭到2020年足球場地數量不少於1610塊,補齊體育設施短板;與河北省共同打造京張冰雪體育休閒旅游帶,引導群眾參與冰雪健身消費,豐富群眾體育消費業態;發揮北京馬拉松、中國網球公開賽等品牌賽事的消費帶動作用,引進國際精品體育賽事,培育體育消費品牌。
在培育健康消費領域,主要包括:制定實施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倡導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管理理念,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保障居民普遍性健康服務消費;積極探索醫師區域化註冊,支援發展特色診所等新型健康服務機構,擴大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受益面等,滿足個性化、多元化健康消費;發揮本是在生命健康領域的資源優勢,加大新興醫療技術研發,支援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範區、示範基地和示範項目建設,實施中醫藥治未病健康工程等,拓寬共用新興醫療健康服務消費。
在擴大養老消費領域,主要包括:支援社會力量建設、運營養老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等專業養老機構,規範居家養老入戶服務內容和標準,擴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消費;深化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區建設,支援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建設,建設一批休閒養生、特色醫療等養老服務項目,滿足個性化、品質化養老消費需求,培育多元化養老服務消費;擴大高齡、失能等老年人長期護理補貼試點區域範圍,規範養老助殘卡的發放和管理,強化養老服務消費保障。
在擴大教育培訓消費領域,主要包括: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深化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示範區建設,支援京津冀職業教育院校與企業組建職業人才合作培養聯盟,引導居民素質培訓消費。
(二)優化升級商品消費
在商品消費領域,主要包括:擴大健康産品、優質日用品等消費品供應,建立食品藥品、兒童用品等重點領域全過程品質追溯體系,確保食品藥品放心消費;完善基本住房制度和保障房供應體系,保障居民合理住房消費;加大軌道交通建設力度,優化公交運作線路,支援機動車分時租賃、共用自行車發展,提高居民綠色出行消費比例。
在資訊消費領域,主要包括:進一步強化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北京通”,實施一批智慧惠民工程。同時通過推動居民資訊消費産品升級換代,培育位置服務、智慧導航、增材製造(3D列印)、機器人、新一代健康診療、體驗分享等資訊消費新熱點來擴展資訊消費。
在品質消費領域,主要包括:深入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優化對標北京標準,塑造北京消費品牌,暢通商品進口渠道,擴大品質消費市場供應;利用北京老字號品牌資源,增強展現首都文化底蘊、具有工匠精神的特色國貨精品供應,引導品質消費需求升級。
鼓勵和引導綠色消費,在積極落實國家綠色産品能效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和能效領跑者計劃的基礎上,推動綠色消費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在時尚消費領域,將發揮中國國際時裝周、北京國際電影節等活動平臺的消費引領作用,培育本土時尚産品,打造向全球展示北京時尚消費的名片;推動創意産業與居民消費融合,培育個性化定制消費。
(三)創新擴大有效供給,改善優化消費環境。
在擴大新産品和服務供給領域,主要包括:發揮好北京科技創新資源優勢,以技術創新不斷推動産品創新,豐富消費市場産品供給;鼓勵企業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深度挖掘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産,創新發展新興消費供給;推動旅游、文化、體育、健康、休閒、養老、托幼等服務領域深度融合,引導實體商業設施引入特色文化、休閒等資源,向多功能、複合式經營場所升級,強化融合型服務消費供給。
在拓展多層次消費供給新空間領域,主要包括:推動王府井、西單、前門—大柵欄等市級商圈和特色商業街提質升級,改造升級中心城區都市消費區;科學安排城市副中心和重點産業功能區配套商業設施,加快重點區域消費設施建設;落實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計劃和“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任務,補齊親民便民的消費服務設施短板;協同開展京津冀農産品流通體系創新行動,拓展京津冀消費服務合作空間。
在構建適應超大城市消費需求的現代流通體系領域,主要包括:通過優化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分級物流基礎設施網路,積極開展多式聯運模式示範應用,優化現代物流設施網路;鼓勵生鮮電商和專業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完善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網路,增強現代物流市場主體服務能力;發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推進社區物流共同配送站建設,做好“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
在優化消費環境領域,主要包括強化資訊基礎設施網路支撐,完善標準與品質監管體系,改善優化市場信用環境,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等方面的工作。
三、落實《實施意見》的重點工作
健全實施保障體系。主要包括加強消費服務型人才培育,強化用地和投資保障,健全促消費經濟政策體系,健全消費統計分析體系等實施保障措施。
落實好責任分工。《實施意見》已經明確的列出了45項具體措施的責任單位,相關單位將按此分工做好落實。
建立完善綜合專項相結合的政策體系。《實施意見》融會貫通各級各類促消費政策,是一個方向性綜合性的文件,各相關單位在落實過程中將作細化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