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專題 > 政策文件彙編 > 職稱制度改革政策文件彙編 > 分行業政策
  1. [主題分類] 勞動、人事、監察/人事工作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2024-05-01
  5. [成文日期] 2024-04-19
  6. [發文字號] ​京人社發〔2024〕4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4-04-28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24年 第21期(總第849期)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增設虛擬現實職稱評審專業的通告

字號:        

京人社發〔2024〕4號

  為推進虛擬現實産業高品質發展,拓展虛擬現實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助力北京“四個中心”建設,經研究,決定在工程技術系列增設虛擬現實職稱評審專業。

  本通告自2024年5月1日起執行,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特此通告。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4月19日  


附件1

北京市虛擬現實專業職稱評價試行辦法

  為推進虛擬現實産業高品質發展,拓展虛擬現實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助力北京“四個中心”建設,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職稱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發〔2023〕10號)、《北京市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京人社事業發〔2020〕12號)、《北京市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京人社事業發〔2020〕17號)等文件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適用範圍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在虛擬現實領域從事軟硬體研發、數字資源設計製作、應用場景建設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層級設置

  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虛擬現實專業職稱設置初級、中級和高級。初級只設助理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

  三、專業方向

  結合未來産業發展,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虛擬現實專業包括軟硬體研發、數字資源設計製作、應用場景建設三個專業技術方向。

  1.軟硬體研發:從事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及擴展現實相關的軟硬體工具研發、系統開發、二維/三維建模、演算法研究和軟體引擎創建,以及相應設備配套整合等工作。

  2.數字資源設計製作:從事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及擴展現實等設計工作並創建出擁有獨立知識産權的數字資源。

  3.應用場景建設:從事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及擴展現實相關的項目路徑規劃設計、技術框架構建、軟硬體適配、數字資源應用調試,以及系統的持續更新和內容迭代。

  四、評價方式

  按照“個人自主申報、單位擇優推薦、多方共同評價、促進評用結合、政府指導監管”的方式實行社會化評價,納入本市年度職稱評價工作安排,每年組織一次,可適時開展專項評審,實現産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經評審通過的人員取得相應職稱證書後,用人單位根據需要,自主、擇優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具體評審程式及要求見各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安排。

  五、評審委員會

  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授權備案的評審服務機構,組建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虛擬現實專業)正高級、高級、中級、初級評審委員會,負責虛擬現實專業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和初級職稱的評審工作。

  六、其他有關事項

  (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虛擬現實專業職稱評價政策制定、制度建設、協調落實、監督檢查和工作評估;評審服務機構負責落實政策、完善評價標準和辦法、組織開展日常評價工作。

  (二)職稱評審結果將作為確定崗位、考核、晉陞、績效、薪酬等的依據,鼓勵各用人單位對取得虛擬現實專業職稱的人才給予獎勵。

附件2

北京市虛擬現實專業職稱申報標準條件

  北京市虛擬現實專業人才申報職稱評價,應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從事虛擬現實專業工作,具備正常履行崗位職責必須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按要求參加繼續教育。

  申報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虛擬現實專業職稱,需同時滿足基本條件、學歷和專業經歷條件、業績條件、成果條件,其中業績成果提交取得低一層級職稱以來的。未取得低一層級職稱的申報人,提交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以來的業績成果。重點提交近5年的業績成果。具體如下:

  一、助理工程師

  (一)基本條件

  掌握虛擬現實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具有完成一般性技術工作的實際能力,能夠處理本專業一般性技術問題,有完成崗位職責任務的能力。

  (二)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碩士學位或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

  2.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資格,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

  3.具備大學專科學歷或技工院校高級工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4.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或技工院校中級工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二、工程師

  (一)基本條件

  1.熟練掌握並能夠靈活運用虛擬現實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了解虛擬現實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方向;具有一定的虛擬現實領域內的工作實踐經驗,具備承擔較複雜項目研究設計的能力或解決工作中技術問題的能力,能夠指導助理工程師的工作和學習。

  2.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博士學位或博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

  (2)具備碩士學位或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

  (3)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4)具備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或技工院校高級工班以上畢業,取得初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二)業績條件(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從事虛擬現實軟硬體研發工作,熟悉軟硬體的設計開發流程和方法,具備圖像處理,模型搭建,軟硬體系統整合等技術實操能力,能夠參與完成本單位有一定技術難度的虛擬現實相關項目的規劃和實施工作。

  2.從事虛擬現實數字資源設計製作工作,熟悉數字資源設計的技術標準和製作方法,具備解決數字資源相關的技術問題的能力,能夠參與完成本單位數字資源技術密集、難度較高、系統複雜的虛擬現實相關項目,並在創新數字資源工作中起到一定作用。

  3.從事虛擬現實應用場景建設工作,具備相關行業背景知識和實操技能,能夠熟練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為專業領域提供服務,參與設計和製作本單位重要的行業項目和作品,具有較高設計水準,並獲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成果條件(應具備下列7項成果中2項及以上,同一類型的多個成果可累計計算)

  1.作為參與人完成項目資金在200萬元以上的項目,並取得通過驗收的技術報告、設計文件;

  2.作為參與人完成具有一定社會效益的項目,其研究成果通過相關政府部門認可;

  3.作為參與人完成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並經批准發佈;

  4.作為參與人完成已授權的發明專利1項;

  5.作為參與人完成本領域相關的軟體著作權1項;

  6.作為參與人撰寫本領域相關的專著或編著;

  7.作為參與人完成在國內公開發行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有學術價值的專業論文。

  三、高級工程師

  (一)基本條件

  1.系統掌握並能夠靈活運用虛擬現實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能根據虛擬現實國內外研究和應用的科研成果提出本專業的工作方向;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履職成效良好,有較高的行業認可度,具有跟蹤研究虛擬現實科技發展前沿水準的能力;在指導、培養中青年學術技術骨幹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能夠指導工程師工作和學習。

  2.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條件(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

  (2)具有碩士學位或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7年;

  (3)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4)已取得非本系列(專業)副高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二)業績條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從事虛擬現實軟硬體研發工作,系統掌握軟硬體的設計開發流程和方法;具備豐富的軟硬體産品設計、生産、測試的專業技術管理經驗,及運用相關技術進行較強創新研究的能力;能夠主持完成省部級及以上的虛擬現實領域調研課題、工程項目,取得可觀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制定省部級、行業虛擬現實領域中長期發展規劃、重大發展戰略決策等相關政策、標準、規範起草;作為主要完成人負責本行業虛擬現實工作的戰略發展、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的制定。

  2.從事虛擬現實數字資源設計製作工作,系統掌握數字資源設計製作的技術標準和設計規程;具備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及相應的技術創新能力,掌握項目系統架構建立、應用功能開發、項目各功能單元交互、邏輯連結的對應方法及客戶應用服務支援等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能夠主持完成省部級及以上虛擬現實領域重大技術項目和本單位工程項目的規劃和組織實施工作,並取得可觀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作為主要完成人制定省部級及以上虛擬現實技術標準或本行業發展規劃。

  3.從事虛擬現實應用場景建設工作,系統掌握行業項目的技術框架和應用資源的調試;具備豐富的行業場景技術背景知識和技術交叉應用能力,以及運用虛擬現實技術解決異構背景下關聯度高的、系統結構複雜、疑難技術密集、難度高的技術銜接問題的能力;能夠主持完成本行業的重大項目,或主持完成行業應用背景下的創新性項目、作品的設計製作,得到行業專家和社會認可,取得可觀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並在引領本行業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三)成果條件(應具備下列8項成果中3項及以上,同一類型的多個業績成果可累計計算)

  1.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五),完成省部級及以上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其成果通過省部級及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可;

  2.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項目資金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並取得通過驗收的技術報告、設計文件等;

  3.作為主要完成人開發具有較高水準的新産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2項及以上,在相關領域實際應用並取得較大社會經濟效益;

  4.作為排名前三的主要完成人完成研究報告、調研報告或技術分析報告,並得到省部級以上部門技術推廣;

  5.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已授權的發明專利1項;

  6.作為團隊權利人擁有本領域相關的軟體著作權2項,已實施並取得一定經濟效益;

  7.作為排名前三的主要完成人編寫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著或編著;

  8.作為排名前三的作者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本領域有重要學術價值的專業論文。

  (四)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不受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限制,破格申報高級工程師

  1.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二等獎及以上科技獎項;

  2.作為排名前三的主要完成人,獲得中國專利銀獎以上;

  3.作為排名前五的完成人(課題排名前三),參與完成虛擬現實行業相關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科技計劃,且已通過鑒定或結題驗收;

  4.作為排名前五的主要完成人編寫國家標準或作為排名前三的完成人編寫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並經批准發佈。

  5.擔任虛擬現實産業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科技領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單位的技術負責人。

  四、正高級工程師

  (一)基本條件

  1.具有全面系統的虛擬現實專業方向理論和實踐功底,全面掌握虛擬現實國內、國際前沿發展動態;具有引領虛擬現實科技發展國內、外前沿水準的能力;具有本領域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指導、培養中青年學術技術骨幹方面作出突出貢獻;能夠有效指導高級工程師的工作和學習。

  2.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條件(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取得副高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2)已取得非本系列(專業)正高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二)業績條件(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從事虛擬現實軟硬體研發工作,在本領域中所展現的技術達到國內一流水準;具備引領學科的技術水準和強大的創新研究能力;能夠作為主要負責人主持制定國家、省市、行業本領域中長期發展規劃、重大戰略決策等的相關政策、標準、規範,並頒佈實施;或主持承擔省部級及以上本領域研究項目和重點課題,形成的技術報告經同行專家評議具有國內領先水準,並取得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推動本專業發展。

  2.從事虛擬現實技術數字資源設計製作工作,在本領域中所展現的技術達到國內一流水準;具備引領學科的生産技術管理工作經驗及研究創新能力;能夠作為主要負責人主持制定並執行本領域省部級及以上重大技術項目實施,解決重點項目中的中重大技術問題或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在技術創新、成果引進和推廣新技術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在項目管理、科研開發、技術推廣應用等工作中成效顯著,取得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3.從事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場景方向工作,在本領域中所展現的技術達到國內一流水準;具備引領學科的行業場景背景知識和技術交叉應用能力;能夠作為主要負責人主持制定並執行本行業領域的省部級及以上重大技術項目規劃實施,發現並解決多領域交叉的技術密集、難度高、複雜性強的重大問題;項目、作品的設計製作,得到行業專家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取得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並在引領本行業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三)成果條件(應具備下列6項成果中3項及以上,同一類型的多個成果可累計計算)

  1.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項目資金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並取得通過驗收的技術報告、設計文件;

  2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國家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重大社會效益,並出具相關部門認可的證明材料;

  3.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的産品和作品擁有突出的創新點,取得填補國家技術空白的貢獻;

  4.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已授權的發明專利2項;

  5.作為排名第一的完成人編寫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的專著或論著;

  6.作為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本領域有重要學術價值的專業論文。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