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解讀《關於增設虛擬現實職稱評審專業的通告》

日期:2024-04-28 15:14    來源: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分享:
列印
字號:        

  一、專有名詞解釋

  職稱: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準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誌。職稱制度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管理的基本制度,對於黨和政府團結凝聚專業技術人才,激勵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虛擬現實:簡稱VR(Virtual Reality),採用以電腦技術為核心的現代高技術生成逼真的視、聽、觸覺一體化的一定範圍的虛擬環境,用戶可以借助必要的裝備以自然的方式與虛擬環境中的物體進行交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獲得親臨等同真實環境的感受和體驗。

  增強現實:簡稱AR(Augmented Reality),借助電腦圖形技術和可視化技術産生現實環境不存在的虛擬對象,並通過傳感技術將虛擬對象準確地“放置”在真實環境中,借助顯示設備將虛擬對象與真實環境融為一體並呈現給用戶一個感官效果真實的新環境。

  混合現實:簡稱MR(Mixed Reality),利用電腦圖像技術、傳感技術與可視化穿戴設備等相關技術與設備實現數字虛擬對象與現實世界對象共存的可視化環境,並能夠使用戶在對現實世界正常感知的基礎上構建虛擬與現實世界的交互反饋回路,達到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實時的互動。

  擴展現實:簡稱XR(Extended Reality),通過電腦將真實與虛擬相結合,打造一個可人機交互的虛擬環境,是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等多種技術的統稱,通過將三者的視覺交互技術相融合,為體驗者帶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無縫轉換的“沉浸感”。

  二、文件出臺的目的及主要內容

  目的:為推進虛擬現實産業高品質發展,拓展虛擬現實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助力北京“四個中心”建設,根據國家及北京市出臺的職稱制度改革文件要求,組織行業專家經多次論證,通過合法性審查,形成了《關於增設虛擬現實職稱評審專業的通告》,對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為北京吸引凝聚更多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才,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主要內容:《關於增設虛擬現實職稱評審專業的通告》包括2個附件,一是《虛擬現實專業職稱評價試行辦法》;二是《虛擬現實專業職稱申報標準條件》。具體包括適用範圍、層級設置及專業方向、評價方式、評委會、其他有關事項、申報標準條件等。

  三、創新特點

  (一)“納入工程技術系列、覆蓋全市人才”的適用範圍

  “納入工程技術系列”:將虛擬現實專業納入工程技術系列,設置正高、副高、中、初級四個等級,名稱分別為正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助理工程師,滿足各梯次虛擬現實人才的職業發展需要。

  “覆蓋全市人才”:在本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機構中,在虛擬現實領域從事軟硬體研發、數字資源設計製作、應用場景建設等相關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均納入評價範圍。

  (二)“分級評審、社會化評價”的評價方式

  “分級評審”: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委託評審機構組建副高級和中級評委會,負責副高級和中級職稱的評審工作。正高級職稱的評審工作由本市工程技術系列正高級評委會負責,具體工作由市人事考評辦公室承擔。初級職稱的認定工作由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

  “社會化評價”:按照“個人自主申報、行業統一評價、單位擇優使用、政府指導監管”的方式實行社會化評價;申報人取得北京市職稱證書後,由用人單位根據崗位需要,自主、擇優聘任專業技術職務。

  (三)“條件含三種、申報人分三類”的分類評價標準

  “條件含三種”:將虛擬現實專業的評價標準分為基本條件、業績條件和成果條件三類。其中,基本條件為國家統一規定的學歷學位、工作經歷、基本知識能力等。業績條件為虛擬現實人才的崗位職責和業績貢獻。成果條件則為發明專利、技術報告、研究報告、設計文件、技術標準、論文專著等。業績條件和成果條件均採取“多選一”的形式,申報人滿足其一即可。

  “申報人分三類”:分別是軟硬體研發、數字資源設計製作、應用場景建設,並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制定業績條件。除此之外,還為業績突出人才制定了破格申報高級職稱的條件。

  四、政策依據及背景

  政策依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職稱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發〔2023〕10號)、《關於印發〈北京市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京人社事業發〔2020〕12號)、《關於印發〈北京市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京人社事業發〔2020〕17號)。

  背景: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虛擬現實産業發展,在《北京市促進未來産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中明確:“聚焦突破奈米結構超透鏡、虛擬化身、真3D顯示、高性能算力晶片、虛擬現實作業系統等元宇宙前沿底層技術,確定網際網路3.0發展路線”。近年來,虛擬現實場景應用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實體世界與數字世界實現無感切換,人與內容的跨屏交互,沉浸式體驗被廣泛應用於人們生産生活中。

  北京作為首都,聚集了大批優秀虛擬現實專業技術人才。他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業績,具備了晉陞相應職稱的條件,但沒有職稱晉陞渠道,缺乏規範的行業資格評定標準,無法得到行業和社會的認可,影響到學術技術交流、人才流動和職業發展,對參評職稱的需求比較迫切。增設虛擬現實職稱專業,對於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為北京吸引凝聚更多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才,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推進虛擬現實産業高品質發展,拓展虛擬現實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助力北京“四個中心”建設,根據國家及北京市出臺的職稱制度改革文件要求,組織行業專家經多次論證,通過合法性審查,形成了《關於增設虛擬現實職稱評審專業的通告》。

  五、文件適用的人員範圍

  適用於與本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在虛擬現實領域從事軟硬體研發、數字資源設計製作、應用場景建設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含港澳臺地區人才、持有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的外籍人才),均納入我市職稱評價範圍。

  六、執行標準

  高級職稱收費700元,中級職稱收費500元,初級職稱收費200元。

  七、注意事項

  該文件自2024年5月1日起印發執行。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