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發佈《北京市關於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有力支撐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就《實施方案》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實施方案》是落實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有力支撐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加快構建北京市科技金融體制機制、紮實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關鍵舉措。《實施方案》將國家政策“本土化”與本市實踐經驗“制度化”相結合,着力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點問題,聚焦創業投資、銀行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債券發行等領域,推動我市加大引入科技金融增量投入。
二、發展目標
加快建設完善首都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面向國家實驗室、科技領軍企業的金融服務進一步增強,國家重大科技任務資金需求得到有力保障,科技型企業融資便利度、獲得感明顯提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首貸率和信貸覆蓋率持續提升,初步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投入格局。
到2027年底,科技創新領域引入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等在京新設基金規模力爭超萬億元;科技貸款和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分別突破5.5萬億元和2.5萬億元,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和全市各項貸款增速;推動科技創新債券、科技保險、科技型企業上市和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REITs)發行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三、主要內容
(一)發揮創業投資支援科技創新生力軍作用。包括:爭取各類國家級基金在京落地、深化金融資産投資公司 (AIC)股權投資試點、支援長期資本在京擴大股權投資規模、促進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高品質發展、健全創業投資退出渠道等五條舉措。
(二)發揮貨幣信貸支援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包括:用好用足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優化科技型企業評價模型、推動銀行豐富科技信貸創新産品、推動科技金融專營化專業化發展、深化中關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試點等五條舉措。
(三)發揮資本市場支援科技創新的關鍵樞紐作用。包括:加大力度支援優質科技型企業掛牌上市、打造債券“中關村科技板”、支援符合條件的項目發行REITs(不動産信託投資基金)等三條舉措。
(四)發揮科技保險支援創新的減震器和穩定器作用。包括:推動科技保險産品和服務創新一條舉措。
(五)加強財政政策對科技金融的引導和支援。包括:發揮財政資金放大和引導作用一條舉措。
(六)打造科技金融開放創新生態。包括:提升跨境資金使用便利性、推動科技金融開放合作等兩條舉措。
(七)加強組織實施。包括:加強科技金融工作統籌、持續做好企業融資對接、完善科技金融監測統計機制等三條舉措。
四、政策亮點
(一)加強引入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明確提出推動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京津冀區域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二期等在京落地;到2027年底力爭AIC在京合作基金總規模不低於500億元;爭取金融資産投資公司對符合條件的合作基金僅以有限合夥人身份參與設立等亮點舉措。
(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援。明確提出力爭每年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工具撬動相關貸款投放不低於1000億元;建立“中關村領航積分”評價模型;支援銀行探索為科技型企業提供5年期以上“科創貸”,用於創新研發活動並可按需無還本續貸;鼓勵銀行在科創資源密集區域設立科技特色支行,力爭到2027年底實現對中關村特色産業園全覆蓋;力爭2027年底在中關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開展的各項業務授信金額不低於1000億元等亮點舉措。
(三)發揮資本市場的關鍵樞紐作用。明確提出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質未盈利企業上市融資實施專人對接、精準服務;持續擴大新型基礎設施、特色産業園REITs儲備項目數量及規模,鼓勵符合條件的已上市REITs項目擴募等亮點舉措。
(四)支援科技保險更好發揮創新風險分擔和補償作用。明確提出:鼓勵保險公司優化升級商業健康保險産品,將本市創新藥納入商業保險範圍;研究在智慧駕駛、人形機器人、生物醫藥等領域組建重大科技攻關保險共同體;探索支援保險公司設立覆蓋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的風險評估專業機構等亮點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