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低效産業園區更新建設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已於日前正式印發。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政策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當前,北京的城市發展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變為存量提質增效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通過低效産業園區更新改造等方式,有利於為“五子”聯動提供高品質的空間載體,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首都經濟高品質發展。為貫徹落實《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進一步指導和規範中關村示範區低效産業園區更新改造工作,加快盤活釋放存量産業空間資源,打造高品質的科技産業園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制定了《導則》。
二、總體考慮
一是認真把握文件定位。《導則》定位為一個指導性文件,整體介於宏觀和微觀之間,在技術細節上預留一定彈性空間,保證導則兼具指導性和靈活性。《導則》先在中關村示範區試行,後續根據工作實踐,逐步進行細化和迭代完善。
二是聚焦解決關鍵問題。聚焦低效産業園更新建設導向和標準,從園區整體層面和建築單體層面分別提出指引條款,引導園區向高品質科技園區轉型。同時,進一步明確低效産業園區的界定,提出評估指標體系,供各分園參考使用。
三是突出特色産業導向。《導則》充分考慮將高品質特色産業園建設理念貫徹始終,引導低效産業園向特色化、專業化園區轉型,向高品質、高標準看齊,打造成為高品質特色産業園的“蓄水池”。
四是加強統籌兼顧和分類指導。《導則》在加強整體引導的同時,也注重針對不同産業類型、功能定位等,實行差異化指導,以保證《導則》適用範圍更加靈活寬泛。
三、主要內容
《導則》共四章五十八條,分為總則、園區整體更新指引、建築單體更新指引和組織實施。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明確導則編制目的、編制依據及適用範圍,提出了堅持産業先行、因園制宜、集約高效、科技賦能的更新原則,分區域提出總體更新導向。
二是明確園區整體更新指引。圍繞園區整體更新,提出推動産業升級、優化空間佈局、加強服務配套、推動智慧綠色發展、設置創新文化標識、重構交通系統、重塑區域關係等七個方面指引內容。
三是明確建築單體更新指引。針對園區建築單體要素,提出統一建築風貌、重構內部空間、改善空間環境、加固建築結構、完善設施設備、打造綠色建築、構建智慧系統等七個方面具體指引內容。
四是明確組織實施相關流程和環節,包括建立臺賬、明確主體、編制方案、實施與驗收、支援與服務等。
四、政策亮點
一是堅持系統化觀念推進園區更新。秉持韌性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建設理念,堅持生産、生活、生態一體化推進,充分考慮産城、園城融合發展,強化頂層設計,突出規劃引領,統籌推動低效産業園區轉型升級和提升發展。
二是明確低效産業園更新導向。突出目標導向、功能導向,分圈層提出園區更新改造的着力點和轉型提升方向。引導園區圍繞特色産業發展需求,合理增補産業配套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交流空間等,吸引符合所在區域主導産業定位的企業和項目,推動産業集群發展。
三是提出低效産業園指導性標準。堅持充分論證、科學規劃、因園制宜開展更新改造。針對不同産業園區和建築類型,細化提出更新改造中對建築層高、建築荷載、減震隔震相關技術標準,指導園區科學規範開展空間再生産,打造高品質的産業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