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官方網站發佈了《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國際一流“北京服務”工作要點(2025年)》(以下簡稱《要點》),這是本市連續八年迭代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牢牢把握企業群眾需求導向,持續提升“北京服務”的新一輪系統舉措。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茁壯成長的沃土。近年來,全市上下以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為首要目標,堅實首善標準、國際一流,不斷豐富“北京服務”內涵品質,着力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持續聚焦企業所需所盼精準施策,推出112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平均減時間60%、減材料55.9%、減跑動89.2%。大力推行非現場監管,推動現場檢查必須“掃碼”,建立“無事不擾”企業清單,已惠及10.5萬家企業。普惠小微貸款餘額超萬億,直接融資規模居全國首位,為企業減稅降費及退稅超1500億元。持續為企業快速成長營造更好的生態,出臺醫療器械、新材料等40余項細分産業支援政策,升級北京市産業地圖,醫藥健康産業新晉萬億級産業集群。備案上線大模型105款,居全國首位,人工智慧核心産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試點取得實效,佈局支援25家標桿孵化器、26家概念驗證平臺,成立千億級的政府投資基金,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揭榜自創區試點政策數量全國第一,北京連續兩年位居全球創新城市第一。每天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超過300家,國高新、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及獨角獸企業數量領跑全國。持續努力讓大家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七站兩場”實現地鐵全覆蓋,推出通學、通醫、通游專線352條,公交與軌道50米內換乘比例達到88%。推出“BEIJING PASS”一張卡串聯起交通出行、文旅景區等眾多場景使用需求,率先實現境外銀行卡“直刷”坐地鐵,機場支付服務示範區服務境外來賓3.3萬人,辦理業務130萬筆。全市統一預約掛號平臺覆蓋全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481項檢驗檢查結果實現全市醫療機構互認共用。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北京服務”將聚焦企業群眾可感可及的關鍵痛點持續發力,提出46個方面200余項改革任務。總體目標就是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營商環境改革不斷形成新的“質變”,讓企業群眾都能充分感受到“北京服務”的力度、速度、溫度和開放度。
(一)突出“北京服務”的力度,為創新創業提供更大支援。將營商環境作為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驅動産業升級的“關鍵變數”,通過強化各類要素保障,讓企業安心創業專心創新。加大金融支援,完善創業擔保貸款、首貸補貼、風險補償等政策,推動全市科技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發揮千億級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的逆周期調節和撬動作用,聯動社會資本,持續擴大資本對創新企業的支援力度。優化空間保障,再推出一批建設用地功能混合使用等滿足企業多元化發展需求的用地政策,再升級一版北京市産業地圖,豐富功能模組,幫助企業快速鎖定園區資源和配套政策。拓寬應用場景,聚焦人工智慧、機器人、綠色低碳、商業航太等重點産業,完善市區兩級重點産業應用場景的常態化發佈機制,為新技術新産品的落地提供更多機會。讓青年人安心施展才華,青年是城市持續發展的活力所在,我們既要加強創新創業支援政策的靈活度和適配性,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援保障機制,實施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培養支援專項,推動建設卓越工程師培養聯合體等任務,也要全方位做好住房、教育、醫療等服務保障,讓海內外英才在京發展安心順心。住房保障是青年人才的重要關切,各區將結合實際為青年人、新市民提供人才公寓、公租房、保租房等,多渠道解決來京在京人才的住房需求。
(二)突出“北京服務”的速度,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加便利。強化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推動“北京服務”跑出加速度。以平臺優化提速,升級完善“e窗通”“京策”“京通”等系統平臺,推進“人工智慧+政務服務”,用數字技術和智慧工具讓這些系統功能更完備、運作更高效、用得更順手。以整合服務提速,以企業群眾辦事視角出發,設計更多“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新增科技成果轉化、新能源貨車晝運通行證辦理等至少10個場景,優化新生兒出生服務、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購房、個人創業等一批高頻場景。以制度規範提速,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簡化辦、整合辦、提前辦,深化“多規合一”“多測合一”等改革,加速項目落地。按照數據應歸盡歸、事項應納盡納、材料應免盡免的原則,在有條件的産業園區推行“免證辦”,讓企業不再重復提交材料。
(三)突出“北京服務”的溫度,讓企業群眾更加充分感受到首都的大氣和包容。我們將最大限度為企業營造專心發展的經營環境,最大程度回應企業群眾對宜居宜業生活品質的需求,營造更加溫暖舒心的發展環境。對於企業來講,通過加大非現場監管,提高檢查量佔比至50%以上,規範現場檢查,一是將更多信用好、風險低的企業納入“無事不擾”監管範圍,二是推行“掃碼檢查”,實現檢查必掃碼、掃碼必記錄,最大限度減少入企檢查頻次;通過更多柔性執法,依法拓展“輕微免罰”“首違不罰”事項範圍,依法制定從輕、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重點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等,為廣大企業特別是餐飲、旅游等消費服務企業和新業態企業營造安心合規發展環境。對於群眾來講,我們將着力提升就醫服務體驗,不斷升級全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數據共用、智慧導診、結果查詢等功能,積極推動更多醫院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電子病歷共用,優化網際網路醫療線上診療、預約轉診、實時結算、預約送藥等服務體系,讓就醫更加便捷。推動交通出行便利,優化“七站兩場”周邊交通環境秩序,公交與軌道50米內換乘比例提高到90%,高標準建設無障礙通道、充電站等配套服務設施,讓出行更無憂。優化旅游服務體驗,優化全市重點景區購票服務,加強文博場館、演藝空間等場所周邊餐飲購物及多語種服務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游客體驗。打造更多消費空間,通過修訂公園、軌道交通等公共場所設計規範和標準等方式,在公園、軌道交通等場所豐富更多餐飲、休閒、娛樂等功能,豐富群眾生活。
(四)突出“北京服務”的開放度,以“小切口”服務國際化的大格局。着眼於國際交往中心和全球科創中心建設,從外籍人士和外企的實際需求出發,場景化、流程化解決問題,提升體驗。讓外籍人士來京生活旅行更加便利,考慮到外籍人士支付習慣,首創通信卡和銀行卡“兩卡”跨界融合,為入境人士提供銀行卡開戶、通信卡辦理、消費掃碼支付等一站式服務,外籍人士只要一部手機即可暢游北京。推動優化常用生活服務軟體外國用戶使用體驗,着力解決語言障礙、實名認證程式繁瑣不便等問題。讓外資企業落地辦事更加順暢,不斷優化e窗通平臺線上身份核驗等功能,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佳線上登記服務體驗,讓外資企業不見面也能設立。打造專屬團隊為外資企業提供項目對接、政策輔導、要素保障、幫辦代辦等一條龍服務,吸引更多標誌性外資項目落地北京。實施更加開放的總部經濟政策,吸引更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在京發展。從數據層面助力企業發展,進一步建立健全數據跨境流動認定標準,出臺企業數據出境合規能力建設指引,幫助企業自主研判是否滿足數據出境要求、規範和促進數據跨境流動。
各位朋友,優化營商環境永無止境!北京將始終堅持社會評價是第一評價、企業感受是第一感受的價值取向,真心托舉企業,暖心服務群眾,努力讓每一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的人都感到溫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