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保持穩定 入學服務平臺5月1日開通

日期:2025-04-19 09:5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4月18日,市教委發佈《關於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2025年入學政策總體保持穩定,堅持區級為主、免試就近入學,確保每一名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小學入學堅持以登記入學為主,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入學方式;小升初採取免試、按志願派位錄取的方式。4月30日前,各區將陸續發佈入學政策。5月1日,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開通。

  堅持免試就近入學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義務教育入學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入學條件和方式最大限度保持一致性和連續性,切實穩定家長預期。

  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凡年滿6周歲(201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均須參加學齡人口資訊採集,免試就近入學。本市戶籍無房家庭適齡子女在非戶籍所在區入學按有關規定辦理。

  各區教委將積極穩妥推進以登記入學為主,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入學方式,強化部門聯動,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審核入學資格。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根據志願派位入學,報名人數少於招生人數的初中,就近登記入學。

  按本市戶籍對待的適齡兒童少年,包括區臺辦認定的台胞子女、區僑務部門認定的華僑子女、國家或北京市博士後管理部門認定的在京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子女、符合隨軍進京落戶條件正在辦理隨軍手續的現役軍人子女,父母一方為本市戶籍或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方式與本市戶籍相同。

  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由各區結合實際制定並公佈實施細則。父母持本人在京務工就業材料、在京實際住所居住材料、全家戶口簿、北京市居住證,到居住地所在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參加入學資格審核,通過後進入入學程式。

  殘疾兒童少年同等條件下在服務範圍內就近就便優先入學。烈士子女、臺籍學生、華僑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全國勞動模範子女按有關規定在同等條件下給予照顧。

  落實陽光招生專項行動

  市教委介紹,2025年幼升小入學人數與上年度基本持平,學齡人口變化與北京市常住人口數量變化趨勢相一致,呈現出學位壓力向初中階段傳導的趨勢。本市建立了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學位供給機制,2025年新增2萬餘個中小學學位,緩解學位緊張問題,保障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市教委將支援各區聚焦人才的連續培養、貫通培養、聯合培養,依託集團化辦學等新載體,推進資源要素無障礙流動,有效化解學位壓力在學段間傳導的問題。

  同時,本市正在探索以集團為育人主體的連續培養新模式,通過建立更加包容高效的育人新載體,推進人才的長鏈條貫通培養。目前,全市集團化辦學覆蓋率已達70%、學區制管理覆蓋率達到90%。

  2025年,市教委制定了2025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方案,堅決落實教育部陽光招生要求,明確重點任務。義務教育入學嚴禁以考試成績和各類競賽證書、培訓競賽成績、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以面試、評測、接收簡歷等形式選拔學生;嚴禁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以培訓班、校園開放日、夏令營等形式提前招生、選拔學生;嚴禁任何學校以實驗班、特色班、國際部、國際課程班等名義招生。

  本市將對違反“四個嚴禁”要求、違規“掐尖招生”行為堅決嚴肅查處。紀檢監察部門全程參與監督義務教育入學工作。

  推進多孩子女長幼隨學

  2025年,義務教育入學相關工作的重要時間節點與往年基本保持一致。

  針對多孩子女長幼隨學的情況,2025年,市教委指導各區堅持自願申請、公平公正、就近就便原則,積極為多孩子女長幼隨學創造條件。各區將採取有力措施,盡最大努力克服學位壓力,深化“教育入學一件事”服務場景建設。

  2025年,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接入了“京通”市級統一身份認證平臺,依託本市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進一步簡化界面層級、精簡辦理環節、加快資料核驗、縮短辦理時間,持續深化“一網通辦”,讓入學服務更加便捷高效。

  熱點問答

  小學學齡兒童如何參加資訊採集?

  市教委介紹,義務教育入學平臺開通後,家長即可查閱相關入學政策和操作流程。小學入學資訊集中採集將持續至5月31日,存在特殊情況的需要到各區義務教育入學負責部門辦理。兒童不足齡無法註冊,戶籍、房産、社保等資訊將與政務資訊核對,虛假資訊無法通過審核,將影響孩子入學。

  資訊採集先後順序不影響入學秩序和入學結果。資訊採集完成後,將進行入學資格審核,審核通過的才會進入入學流程。家長進行資訊採集時無需着急,可提前準備相關材料,填寫步驟清晰明確,一般10分鐘內即可完成。

義務教育入學主要工作安排時間表

義務教育入學主要工作安排時間表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