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部門發佈《關於推進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北京地區安全應急裝備産業規模、産品品質、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對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也將合力構建安全應急裝備先進製造業集群。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説,制定該政策是為了以提升安全應急裝備現代化水準為主線,推進科技創新,加強推廣應用,繁榮産業生態,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安全應急需求。
《方案》明確了産業重點發展的領域。本市將聚焦地震和地質災害、洪水災害、城市內澇災害、冰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城市特殊場景火災、危化品安全事故、礦山(隧道)安全事故、緊急生命救護、家庭應急等場景應用的重點安全應急裝備,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及推廣應用,加強先進適用安全應急裝備供給,提高災害事故防控和應急救援處置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市將圍繞“23·7”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災後恢復重建應急能力提升方向,加大市級專業隊伍裝備配備力度,明確和健全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裝備配備標準;建立以搶險救援裝備、綜合保障裝備、個人防護裝備為主的裝備保障體系,加強防洪排澇、地質災害、有限空間、危險化學品等專業救援隊伍裝備配備。
《方案》提出,加快市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資訊平臺建設,實時反映隊伍分佈、值守備勤、物資儲備、大型裝備等情況;指導隊伍在汛期、防火期和重大活動保障期間,做好重點區域前置備勤工作;建立專業隊伍裝備調用徵用機制,市應急委根據應對處置突發事件需要,可直接指揮調用市級隊伍及其裝備。
在産業區域佈局方面,本市將引導園區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發揮示範帶動引領作用:中關村豐臺園培育打造應急通訊、監測預警、應急醫學救援物資裝備、安全防護、應急新材料、軌道交通安全應急保障的創新型總部研發綜合集群;中關村房山園培育打造高端安全防護裝備、應急處置裝備、應急備用能源、前沿材料與應急服務特色集群;中關村懷柔園培育打造監測預警高端儀器和感測器特色集群。各園區將從科技創新、人才引領示範、培育上市企業、企業技改升級、中小企業發展、場地租賃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援。
此外,本市也將支援延慶區聚焦安全應急裝備智慧化水準提升,培育無人機産業發展;支援昌平區、密雲區依託安全生産科研機構優質資源,培育安全應急産業生態鏈;支援平谷區結合“平急兩用”需求,培育安全防護裝備、消殺産品及應急食品産業發展。
目標投向更大範圍。相關負責人説,本市將匯聚中關村豐臺園、房山園、懷柔園安全應急産業優質資源,聯合津、冀地區制定安全應急裝備先進製造業集群創建方案和行動計劃,有序推進集群建設,打造區域協作新亮點,進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區安全應急裝備的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
按照計劃,力爭到2025年,北京將形成5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3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重點骨幹企業,涌現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3到4個安全應急産業聚集區。(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