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部門對外發佈《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産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根據方案,北京將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將低空經濟産業規模提升至1000億元。據悉,本市將擴大航空應急救援應用,在延慶、平谷、密雲、房山等有條件的區推動常態化低空物流配送應用,探索建立大興機場與雄安新區的低空客運航線。
低空技術服務覆蓋京津冀輻射全國
低空經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是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介紹,北京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術服務覆蓋京津冀、輻射全國,低空産業國際國內影響力大幅提高,産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為此,本市明確了持續加強低空經濟技術創新引領、加快形成低空安全管控全國標桿、鞏固低空製造全産業鏈競爭力、構建監管及運作服務技術支撐體系、優化低空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打造全國低空飛行應用創新示範共6方面的重點任務。
方案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北京將通過整機牽引,突破新型復材結構、新能源動力、複雜環境適應性等核心技術。
到2027年,本市將在無人機及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通用飛機等低空裝備製造、低空智聯網、垂直起降場、低空安全等領域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低空産品及服務。
打造無人駕駛航空示範區
航空器飛起來的同時,也需要完善的低空基礎設施和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對此,方案提出,本市將加強起降及服務保障場地建設和利用,充分發揮現有通用機場功能,提升低空飛行器起降、停放、補能、維修、託管等服務能力,完善路網、電力等基礎設施,加強全市航空資源統籌利用。
在提升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方面,將優先支援延慶、平谷、密雲、海淀、房山等區建設低空飛行監管、服務平臺,做好技術標準統一、系統介面預留,為後續與市級、國家相關平臺對接和互聯互通提供基礎條件。
延慶、平谷、密雲、海淀、房山、大興、經開區等有基礎條件的區將開展低空新基建、應用新場景及運作新模式示範建設。北京將加速推動無人駕駛航空示範區建設,推進京津冀地區飛行服務平臺統一建設、協同運作、資訊互通。
大興機場與雄安間有望開通低空航線
針對打造全國低空飛行應用創新示範,方案提出,擴大航空應急救援應用。本市將推動在全市開展低空應急通訊、消防滅火、巡查投送、醫療救護等領域應用示範,推進救援航空器的常態化備勤、救援人才的專業化培養,加快構建先進的航空救援指揮體系和物資儲備體系,實現快速響應。
航空物流配送應用方面,本市將在延慶、平谷、密雲、房山等有條件的區推動常態化低空物流配送應用,並拓展到京津冀重點地區,開展無人機城際運輸及末端配送應用示範。
更多應用場景將陸續開放。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將加大無人機在城市管理、空中交通、生態治理、農業生産、電力巡檢等領域的應用;特色文旅方面,在延慶、密雲、平谷、房山、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區等有條件的地區開發和推廣低空觀光、飛行體驗、高空跳傘等低空旅游産品;空中交通方面,探索建立大興機場與雄安新區的低空客運航線,挖掘北京與周邊地區的城際空中通勤應用。
按照計劃,到2027年,北京將圍繞應急管理、物流配送、空中擺渡、城際通勤、生態安全、特色文旅等,形成10個以上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應用場景,基本建成網路化的基礎設施體系、空域航路資源及低空應用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