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促進園區高品質發展支援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園區辦法》)已正式印發。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修訂背景
為貫徹落實《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精神,進一步規範支援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促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下簡稱中關村示範區)園區高品質發展,推動中關村示範區一區多園統籌發展,有力支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建設,對《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促進園區高品質發展支援資金管理辦法(試行)》(京科發〔2022〕7號)進行了修訂。
二、對象範圍
本辦法支援對象為登記、註冊在中關村示範區範圍內開展、服務科技創新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創新主體。登記、註冊在北京市其他區域,開展、服務科技創新活動,促進中關村示範區發展的創新主體參照執行。
三、主要內容
《園區辦法》包含總則、支援內容及標準、項目組織管理、績效管理與監督、附則,共五章21條。其中第二章為主要支援內容,從支援建設高品質産業承載空間、支援培育高品質産業生態2個方面,8個政策點為創新主體提供支援。
(一)支援建設高品質産業承載空間
一是支援高品質科技園區建設。圍繞中關村示範區分園主導産業定位,加強園區産業服務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優化提升園區智慧化服務管理水準,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備、配套完善的産業承載空間,促進園區高端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
二是支援特色産業園區提升發展。支援圍繞園區産業和企業創新發展需求,編制園區發展規劃、打造高水準專業化運營團隊、建設專業技術服務平臺、承接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加強特色産業培育、引進和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獨角獸企業,舉辦特色産業品牌活動、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營造國際化發展環境等,提升園區綜合發展質效。
三是支援建設一流大學科技園。支援大學科技園加強與大學及所在區的聯繫,完善管理運作機制,打造高水準運營團隊,建設專業服務平臺,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推動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一批創新創業人才和企業,培育未來産業,發展新質生産力。
四是支援改造提升存量空間。支援合理開發利用存量空間資源,優化調整低效空間資源,通過“騰籠換鳥”等方式進行改造提升,打造具有一定規模、集中連片發展的科技園區。
(二)支援培育高品質産業生態
一是支援創業服務機構梯度發展。支援創業服務機構在中關村示範區各分園建設和培育標桿型孵化器,促進一流孵化人才牽頭組建專業化團隊,搭建開放式的專業技術服務平臺,開展高水準的專業化服務。支援創業服務機構升級發展,推動創業服務機構基於自身資源稟賦和區域特色,壯大高水準孵化服務隊伍,持續孵化培育科技型企業及優質項目。
二是支援創業服務機構培育優秀科技型企業。支援創業服務機構健全完善在孵企業的孵化培育機制,加大對初創企業的服務力度,助力企業快速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等,支撐園區高品質發展。
三是支援專業機構參與園區運營服務,開展規劃編制、平臺建設、産業促進、人才引進、招商服務等工作,廣泛引入産業要素資源,不斷提升園區的市場化、專業化運營管理和服務水準,有效提升園區發展質效。
四是支援企業在園區落地發展。支援企業按照中關村示範區分園主導産業定位,入駐分園開展新技術、新産品研發及生産等活動。
四、政策亮點
一是堅持目標牽引,引導和推進各類資源全鏈條佈局空間載體、全要素向園區集聚、全方位服務園區高品質發展。
二是堅持政策銜接,與我委近兩年來印發實施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指導意見、特色産業園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大學科技園改革創新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有機統一。
三是堅持市場導向,不斷提高園區的市場化、專業化服務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