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況
宮頸癌、乳腺癌(以下簡稱兩癌)是影響我國婦女健康的重大疾病,開展人群篩查是促進兩癌早診早治的有效措施。《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都對兩癌篩查工作提出要求。
北京市2008年啟動戶籍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試點工作,2009年全市全面推開,同年國家啟動兩癌檢查項目,納入重大公共衛生服務。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全覆蓋基礎上,2011年原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婦聯印發文件,建立戶籍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長效機制,2018年原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總工會、市婦聯聯合發文,再次明確篩查方法、流程、經費測算、部門職責等。2019年,原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的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篩查工作方案。2023年國家10部門聯合印發“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方案”,北京9部門積極響應印發實施方案。為落實國家和北京市關於兩癌工作系列要求,提高兩癌篩查覆蓋面,滿足廣大群眾健康需求,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組織制定《優化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工作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二、主要內容
《通知》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一是服務對象和周期。本市常住人口中35-64周歲婦女,每3年為一個篩查周期,同一篩查周期內不重復篩查。二是篩查方法。宮頸癌篩查包括婦科檢查、人乳頭瘤病毒(HPV)核酸檢測、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流程;乳腺癌篩查包括乳腺體檢和乳腺彩超檢查、乳腺X線檢查等流程。三是職責分工。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區級財政部門、婦幼保健機構、篩查機構及診斷機構應當按照職責做好服務的組織和實施工作。四是其他事項。常住人口適齡婦女可在本市範圍內戶籍地或常住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參加兩癌篩查,相應經費由醫療機構所在地區級財政部門予以保障。女職工兩癌篩查工作按照北京市總工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通知執行,不重復享受本政策。
三、主要調整
在北京市既往工作基礎上,《通知》主要有以下內容調整:一是擴大篩查範圍,群眾便捷享有。將全市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覆蓋人群由原戶籍人口調整為常住人口,並可在本市範圍內戶籍地或常住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參加兩癌篩查。二是優化篩查流程,提高篩查效率。將原宮頸癌篩查中初篩採用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和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檢測聯合篩查,優化為僅採用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檢測,在保證篩查準確前提下提高篩查效率。三是落實經費保障,基本公衛統籌。篩查工作經費按現行保障渠道,由各區統籌中央、市級對各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轉移支付經費及區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