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着力培育四類數字領域人才隊伍

日期:2024-07-11 10:0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7月11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北京市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新聞發佈會,介紹本市推動數字人才培育的16條硬核措施。本市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紮實開展數字領域重點人才隊伍、培育平臺、發展機制和組織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數字人才自主創新能力,增加數字人才有效供給,形成數字人才集聚效應,為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建設數字戰略科學家梯隊

  本市將加強數字領域重點人才隊伍建設,以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為核心,着力培養數字戰略科學家、數字領軍人才、數字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等四類人才隊伍。

  本市將建設數字戰略科學家梯隊,通過“三個一批”,即引進一批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支援一批留學回國數字人才創新創業、組織一批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回國服務,發現和培養戰略科學家,形成成長梯隊,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解決突破“卡脖子”難關。

  本市支援數字領軍人才成長,鼓勵各單位設立首席數據官。通過開設訂單、訂制、定向培訓班,以及舉辦高級研修項目等方式,不斷提升首席數據官和企業管理人員數字能力素質,培養一批既懂産業技術又懂數字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同時,本市還將培育和壯大數字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對數字技術人才,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取得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可銜接認定相應職稱,不斷提升從業人員數字素養和專業水準。

  兩所大學增設“數字經濟”專業

  本市將聚焦高水準人才高地建設,發揮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的作用,重點打造一批行業特色鮮明、集聚創新人才的平臺。

  在深化産學研融合培養體系建設方面,本市將加強高等院校數字領域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建設一批數字領域“一流專業”“一流課程”,提升首都急需緊缺領域卓越工程師自主培養能力。支援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培養複合型數字人才,依託國家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通過支援承擔重大任務,培育和造就一批一流數字人才。

  市教委表示,將支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聯合大學新增設“數字經濟”專業,繼續推進相關高校做好數字經濟相關專業建設。引導職業學校緊密對接首都功能定位和高精尖産業需求,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徵的新興專業,積極申報增設區塊鏈技術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等數字領域相關專業。面向市屬公辦本科高校全覆蓋開設人工智慧通識課,提高全市不同類型專業大學生的人工智慧素養,加大數字領域人才培養力度。

  另外,本市還將完善數字技術人才基地建設、強化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載體、支援數字經濟創新創業載體建設。

  鼓勵將數字人才納入人才計劃

  本市將通過改進人才引進機制、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優化人才流動機制,鼓勵將數字人才納入各類人才計劃支援範圍,積極探索高效靈活的人才政策。

  在人才引進方面,探索舉辦北京市數字工程師創新創業大賽等數字領域人才比賽,快速集聚一批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師人才,並加大為本市數字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高技能人才引進力度。

  在人才評價方面,繼續升級國際職業資格認可目錄,持續發佈數字職業,動態調整數字職稱專業設置,支援數字型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對優秀技能人才可直接認定或破格晉陞職業技能等級。推動落實“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開展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大力培養創新型、實用型數字技能人才。

  在人才激勵方面,持續發佈數字經濟從業人員相關崗位工資價位資訊,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符合數字人才特點的企業薪酬分配製度。事業單位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

  在人才流動方面,支援開展高層次數字人才出國(境)培訓交流,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數字人才國際交流,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骨幹人才。對接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鼓勵數字人才在京津冀三地流動。支援各區制定出臺精準有效的數字人才支援政策,引導優秀數字人才向重點企業流動,暢通企業數字人才向高校流動渠道。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