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本市發佈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方案 汽車報廢換新最高補1萬

日期:2024-04-29 10:3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4月28日,市發展改革委六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最新發佈的《北京市積極推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23項具體措施,涉及基礎設施、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務、産業發展、消費品以舊換新、迴圈利用五大領域。其中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將在5月出臺鼓勵綠色智慧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重點支援26類綠色智慧商品。

  關鍵詞 老樓加裝電梯

  2024年開工1000部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通過政府支援、企業讓利等多種方式,支援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持續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積極培育智慧家居等新型消費。老樓加裝電梯是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之一,2024年計劃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老樓加裝電梯和老舊電梯更新將被納入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範圍,相關部門將堅持一戶申請就啟動、達到比例就確認、協商一致就開工的做法,持續推進電梯加裝和更新。

  關鍵詞 消費品

  重點支援26類綠色智慧商品

  “北京市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面向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分別給予支援,推動汽車以舊換新。”市商務局副局長趙衛東説,汽車報廢更新的補貼政策執行國家政策,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含當日)前註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並購買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車的,補貼1萬元;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並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新車的,補貼7000元。

  同時,北京聚焦家電換“智”、家居“煥新”,重點支援綠色智慧家電家居商品,確保消費者購新舒心、換舊放心。“我們正抓緊政策籌備,將於5月份實施。”趙衛東説,該政策重點支援26類綠色智慧商品,包括一級能效(水效)的電冰箱、洗衣機、電腦等16類綠色節能商品和掃地機器人、音箱、垃圾處理器等10類智慧家居商品。消費者購買新品時,可享受新品價格10%、單件商品最高1000元的優惠補貼;交售指定舊機時,可在企業回收價基礎上,再享受額外補貼。

  關鍵詞 城市運作設施

  老舊供熱管網改造700公里

  目前北京有地鐵列車1200余列,運營15年以上的線路8條,各類城市公共設施、企業生産設施等方面均保有大量設備,蘊含着很大的更新換代需求。根據行動方案,供熱、供氣、電力、環衛等領域將重點開展升級改造工作,消除安全隱患。

  其中,供熱和燃氣設備更新方面,將實施老舊供熱熱源、管網、熱力站及配套設施改造,推進燃油鍋爐房清潔替代,穩步推動供熱能源結構由天然氣等為主向綠色低碳多能耦合供熱轉型;持續實施老舊供熱管線更新改造,2024年計劃完成老舊供熱管網改造700公里;在城市熱網加裝測溫設備,在已實施的5800萬平方米供熱智慧化改造基礎上,2024年繼續實施3000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實現精準供熱。

  老舊天然氣管線改造和液化石油氣設備更新步伐也正在加快。為推動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本市將原計劃2025年底前完成的更新改造計劃提前到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計劃改造609公里,同步安裝泄漏感知設備。

  環衛設施改造和設備更新方面,穩步推動垃圾處理設施改造,重點對垃圾焚燒發電、可回收物分揀打包、餐廚廚余垃圾處理、轉机壓縮、建築垃圾處理等設施設備實施有序更新,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環境影響。

  目前全市環衛作業車輛1.1萬輛,主要包括道路清掃保潔車輛和生活垃圾運輸車輛兩大類,通過加速更新,預計2024年底新能源車比例達到40%。

  “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能夠增加先進産能、提高生産效率,促進節能降碳、消除安全隱患,對推動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市發改委副主任來現余表示。

  關鍵詞 舊家電回收

  三級體系方便市民交投

  在傢具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中,如何確保市民交投的便利性,是各方比較關注的問題。對此,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剛回應,本市將打造方便市民交投的回收網路,建立健全可回收物交投點、轉机站、再生資源分揀中心三級體系。

  按照政策,本市將鼓勵家電傢具銷售企業推行“以舊換新”模式,建立完善逆向回收網路體系;探索建立再生資源集中投放日制度,開展社區廢舊家電傢具等再生資源集中投放活動;鼓勵專業回收企業拓展廢舊家電傢具回收業務,進社區開展宣傳和回收;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物流配送渠道優勢,聯合規範的回收企業,提供到府回收便民服務。

  目前,全市已有150個街道(鄉鎮)開展試點,各區明確24家企業承擔轄區低值可回收物托底回收服務。後續,本市還將開展低值可回收物體系建設推廣工作,將廢舊傢具等大件垃圾、廢舊電器納入《北京市可回收物指導目錄》。本市居住小區(村)已設置大件垃圾投放點10211個,基本做到居住小區(村)全覆蓋。下一步將完善運作機制,規範日常管理,打造方便好用、市民愛用的交投回收網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