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順義區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實施方案》

日期:2023-05-31 18:2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近日,順義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順義區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力爭到2023年11月底,在餐飲店、超市、便利店等40個行業推行“一業一證”改革,並逐步推動更多行業開展“一業一證”改革。

  《實施方案》圍繞企業實際需求,持續優化涉企服務,堅持依法推進、協同聯動、優化流程,全面推動一個行業經營涉及的多項行政審批事項跨部門整合辦理,並匯聚相關行政審批證件資訊,向市場主體頒發一張綜合許可憑證,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證準營、一碼聯動”。

  優化流程,簡化材料,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對同一行業涉及的行政審批事項,圍繞市場主體準營涉及的審批要素,優化審批流程,壓減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編制行業綜合辦事指南,實現全面、準確、清晰、易懂的“一次告知”。對具備條件的行業,由行業審批部門對該行業涉及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最小顆粒度拆解,基於市場主體選擇,整合受理條件和資訊要素,將原來的多個申請表整合為“一表”,實現“多表合一、一表申請”。對於暫不具備“一表申請”條件的行業,可採取“多個事項、一次申報”的方式,一併提交申請材料。

  搭建平臺,整合服務,推行“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在區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一業一證”綜合窗口,綜合窗口受理後分送各相關部門審批,實施“前臺一窗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的工作機制。2023年4月底前,對涉及40個行業“一業一證”改革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完成委託受理、授權審批。安排首席代表進駐,做好前臺人員業務培訓。按照全市統一標準,依託順義區綜合窗口平臺和統一行政審批平臺,建設“一業一證”申辦系統,統一申辦入口,統一辦理頁面,統一審批流程,統一審批時限,做好區級平臺與北京市政務服務網和“京通”對接。對具備條件的行業,成熟一批,上線一批,推動政務服務網上辦理、不見面審批;對暫不具備條件的,逐步提高網辦深度,推進便利化辦理。推動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檔案在“一業一證”改革各環節中廣泛應用。

  證照匯聚,制發憑證,實施“一證準營”“一碼聯動”。區政務服務局負責制發綜合許可憑證,作為市場主體取得相關經營許可的憑證,不替代相關單項審批證件。市場主體所需的單項審批證件,由相關部門按照規定發放,並可通過綜合許可憑證的證面二維碼查詢和展示。在辦理綜合許可憑證時,區級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將具體實施相關單項行政審批事項的部門和相應救濟方式告知市場主體,行業綜合許可憑證在全市範圍互認通用,積極探索推動綜合許可憑證在京津冀地區互認通用。

  區政務服務局按照城市碼生成標準和要求,生成綜合許可憑證證面二維碼。在受理企業申請後,對單項業務不符合條件的,可先頒發綜合許可憑證並註明未許可事項,待該項業務符合條件後,再換發新的綜合許可憑證。對涉及綜合許可憑證證面資訊變更的,由市場主體同步申請變更綜合許可憑證和相關單項審批證件,辦理變更換發等手續。對不涉及綜合許可憑證證面資訊的其他資訊變更的,按照相關單項審批證件要求辦理,綜合許可憑證可通過二維碼實現自動更新,無需申請綜合許可憑證換證。各單項審批證件登出、失效、撤回、撤銷、吊銷等的,相應綜合許可憑證同時作廢,並由區政務服務局收回憑證。制發的“一業一證”綜合許可憑證,按照證照匯聚要求,逐步匯聚至市電子證照庫。

  深化告知承諾制,推動改革成果落地見效。結合全市告知承諾制改革統一要求,在除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以外的行業、領域,逐步探索綜合告知承諾審批,形成政府清楚告知、企業自主承諾、責任自行承擔的審批服務模式,進一步壓減申請材料和辦理時限,推進審批便利化辦理。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管理監督機制。對納入“一業一證”改革範圍的行業,具備條件的,由行業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共同探索建立行業監管機制,按照職責分工,適應不同場景領域特點,合理調整優化監管方式,逐步推行“6+4”一體化綜合監管措施。對暫不具備推行“6+4”一體化綜合監管模式條件的行業,各部門按照市有關部門要求和職責分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實施方案》同時規劃了時間表,分為準備、實施、深化三個階段。準備階段(2023年3月至5月)主要是制定實施方案、統一標準規範、推進平臺建設;實施階段(2023年5月至11月)通過穩步發放證件、形成工作案例、營造改革氛圍,全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深化階段(2023年12月至長期)通過總結第一批“一業一證”改革經驗,進一步拓展深化,將更多高頻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納入“一業一證”改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改革品質,惠及更多市場主體。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