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論壇“科技賦能:發展機遇與風險應對”平行論壇舉辦。論壇以“科技創新塑造文化發展新動能”為主題,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北京監管局、北京證監局、市金融監管局、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體育局、市文資中心等部門聯合推出的《金融服務首都文化、旅游、體育及相關産業快速恢復和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共包括4大方面、15條具體措施。
2023年以來,文化旅游等企業正處於快速恢復發展的關鍵時期,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北京市文化産業貸款餘額達1700億元,有貸戶數同比增長21.6%,上半年轄內中資銀行累計投放資金727億元,同比增長10.2%。疫情對文化産業發展造成一定影響,金融服務的廣度、力度、溫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措施》中提到,要完善會商機制,強化部門合力。建立完善跨部門會商機制;構建文旅體育企業名錄庫,探索開展優質企業評估認定機制;充分發揮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的引領示範作用。
加大信貸支援,完善風險分擔。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撬動作用,強化市區政策協同;鼓勵商業銀行創新抵質押方式,推出更多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産品和服務;對於處於恢復期的文旅體育企業給予一定的融資保護措施;完善配套機制,支援商業銀行加大對文旅體育企業的信貸支援力度;推動保險機構與文旅體育企業強化合作。
加強資訊共用,促進銀企對接。持續開展常態化、多層次的銀企對接;推動建立廣泛覆蓋各類文化、旅游、體育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
拓展合作場景,豐富服務模式。探索金融機構與企業“金融+非金融”相結合的服務模式;鼓勵金融機構與企業聯合打造文創品牌,拓展文化金融消費場景;探索“投行+商行”服務模式,為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進一步發揮融資租賃服務文旅體育産業的能力;加大對鄉村旅游金融支援力度。
接下來,相關部門將加強溝通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聯繫,同時希望企業積極反饋金融服務文化及相關産業發展的問題與建議,共同攜手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首都文化及相關産業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助力首都經濟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