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一批未來産業集群2027年初步形成

日期:2023-12-20 08:1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12月19日,《北京市關於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發佈,首次明確要聚焦高精尖細分産業領域和未來産業發展方向,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解讀發佈會上透露,到2027年底,本市將形成標桿孵化器示範引領、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骨幹支撐、其他科技企業孵化器功能齊全的梯度接續創業孵化體系;一批高能級的高精尖産業集群和若干全球領先的未來産業集群初步形成,有力推動本市成為全球硬科技創新創業高地。

  加強原始創新資源孵化能力建設

  “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推動高精尖産業發展等方面發揮着重要支撐作用。”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張宇蕾介紹,目前,本市有500余家各類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其中市級孵化器106家,國家級孵化器71家。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居全國城市首位。孵化器參與的投資基金超過300億元,規模在全國最高;近10年孵化上市企業200余家、獨角獸企業30余家。

  本市原始創新資源豐富,集聚了3家國家實驗室、77家全國重點實驗室、9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每年産生一大批原始創新成果。

  指導意見首次提出,要加強與本市原始創新資源相匹配的創業孵化能力建設,支援孵化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耐心資本孵化等新範式,支撐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和硬科技孵化,加速帶動創新創業能級躍升。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開展超前深度孵化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將充分發揮孵化器對高精尖産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本市將支援孵化器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頂級戰略科學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開展超前深度孵化;支援重點産業領域佈局高能級孵化器,強化孵化器在産業創新生態中的樞紐作用;鼓勵領軍企業建設産業孵化器,支援領軍企業與孵化器合作,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本市還將支援孵化器聯合社會資本設立早期基金,鼓勵耐心資本建設孵化器,探索社會資本深度參與孵化;推動孵化器、加速器和特色産業園區等共建創投基金和創新平臺,構建“孵化+加速+産業化”的接續機制。

  一批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領域的硬科技創新成果率先落地。張宇蕾透露,2022年,本市在全國率先試點建設10家引領類標桿孵化器和13家培育類標桿孵化器。經過一年多的建設,23家標桿孵化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新增孵化企業348家,新培育國高新、專精特新企業109家,有力支撐所在園區高品質發展,營業收入達36.64億元。

  “三城一區”等重點區域佈局孵化體系

  指導意見首次明確了孵化器的領域佈局和區域佈局,提出要加快形成與科技創新體系、産業發展體系密切結合的創業孵化體系,全力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業孵化新格局。

  本市支援各區結合區域特點和主導産業,加速孵化器佈局建設;優化提升創業地標和特色科創社區孵化功能,探索“社區孵化”新模式。

  同時,市區加強聯動,在“三城一區”、中關村示範區重點佈局,促進孵化器與加速器、産業園區等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孵化器在支撐區域産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賦能全市高精尖産業創新發展。

  一種更加開放的創新生態將逐步形成。本市將深度連結、匯聚整合全球創新創業資源,加速融入全球創新網路,構建高效協同、開放包容的創業孵化生態;深化區域聯動,強化京津冀協同孵化,支援京津冀孵化器聯合挖掘培育早期項目,探索形成跨區域孵化接力新模式。發揮中關村論壇國家級平臺作用,擴大全球標桿孵化器分論壇影響力,支援各類主體舉辦創新創業活動,提升創業孵化國際化影響力。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