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關於《北京市貫徹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的實施方案》的解讀

日期:2023-07-24 15:57    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北京市不折不扣落實中央部署,結合本市實際,50多個部門開展了4輪會商研討,逐項細化落實措施,市政府於近期正式印發《北京市貫徹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一、總體考慮

  一是突出以首善標準抓好貫徹落實,讓政策紅利充分惠及市場主體。去年,國家發佈了《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在“五統一、一規範”的制度框架下,北京積極研究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一方面以清除不合理的制度“籬笆”做實“減法”,另一方面以要素市場化改革培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土壤”做好“加法”,助力穩定發展預期、釋放市場活力、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迴圈暢通。北京具備充裕的人才、數據、技術、資本等優勢資源,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堅持以“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將以制度規則統一為基礎,以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以商品和服務市場運作效率為關鍵,深化改革創新,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加快推動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努力走在全國前列、形成示範引領,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更優質發展環境和要素保障。

  二是突出京津冀高水準協作,加快推動形成京津冀市場一體化格局。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地區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是國家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大部署。《實施方案》將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獨立成章,將“合作”“聯動”“協同”作為關鍵詞,充分發揮首都市場和資源稟賦優勢,積極拓展消費、投資、流通等方面的空間,用足用好科技創新、數據、資本等要素,在京津冀區域政務服務合作、信用監管聯動、跨境貿易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促進各類生産要素有序流動、高效集聚、優化配置,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加快形成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格局。

  三是突出“兩區”建設協同推進,支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融通互促。“兩區”建設是中央支援北京開放發展的重大政策。本市注重打通經濟迴圈卡點堵點,以更加有力的措施釋放首都大市場潛能,助力增強國內大迴圈的動力和可靠性。《實施方案》緊緊抓住制度型開放這一實現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核心,擴大國際科技領域交流合作,促進數據、知識産權、人才、投資等關鍵要素雙向流動開放,系統建設高效順暢的現代流通體系。從國際國內兩個維度推動要素大流通、大交易,引領國際標準,對接國際經貿規則,聚力抓好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改革,確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高效順暢。

  四是突出“四個一批”重點任務落實,推動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通過建立部門協同工作機制,以“四個一批”任務為抓手靶向發力,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着力發揮北京優勢,在探索綠電消納碳市場補償機制、建設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標準體系等方面“率先攻堅一批”;着力落實國家要求,以開展網路違法違規整治、不當市場干預行為治理、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等系列專項行動“持續鞏固一批”;着力強化北京高品質發展特色,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兩區”建設、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改革等領域改革“深化拓展一批”;着力引領制度創新示範,堅持“為國家試製度”導向,向國家積極爭取賦權,在京先行示範,在數字經濟標準創制等領域改革中“前瞻探索一批”。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圍繞市場基礎制度、要素市場化配置、市場高標準統一、市場監管公平、京津冀高水準協作、“兩區”制度型開放等6部分安排了具體任務舉措。

  一是嚴格落實統一的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全面服務國內大迴圈。從嚴格落實産權保護制度、嚴格執行市場准入制度、嚴格維護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和全面推行社會信用制度等方面着力,拆除制度“籬笆”,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例如: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産權保護方面,提出強化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領域新業態高品質專利優先審查、快速預審。破除各類市場主體准入門檻實現公平競爭方面,提出承接市場准入效能評估國家試點,全面清理市場准入顯性和隱性壁壘,出臺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程式規定,建立公平競爭政策與産業政策協調保障機制。提升信用監管效能方面,提出推進公共信用資訊和金融信用資訊共用整合,構建信用資訊共用機制。

  二是探索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打通制約經濟迴圈關鍵堵點。從強化科技創新領先優勢、促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深化資本市場全要素全鏈條改革、健全城鄉統一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培育發展全國統一的能源和生態環境市場、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用等方面重點推進,促進要素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例如:技術要素方面,北京創新資源豐富,技術供需兩旺,為促進高品質技術成果持續供給、加強技術成果轉化,《實施方案》提出爭取建設全國性技術交易服務平臺,完善科技資源共用服務體系,有利於充分釋放技術供給潛力,優化科技成果轉化生態。數據要素方面,北京數字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為持續激發數據要素紅利,通過創建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率先探索數據資源結構性分置制度先行先試、建立數據交易指數和價格形成機制、制定數據交易場所管理制度等,形成一批標誌性“北京規則”。資本要素方面,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實施方案》提出加強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和全國性證券市場板塊間合作銜接,完善北交所市場生態,推動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激活人才、土地、能源等要素活力上,突出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制定市級耕地佔補平衡指標調劑指導價格,探索建立跨區域補償機制;突出人才專業化服務,建設一批專業服務綜合性示範區;突出“雙碳”目標下的能源供給體系建設,積極爭取全國電力交易中心在京落地。

  三是加快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標準統一,提高經濟運作效率。以深化品質認證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消費服務品質和完善重點領域標準體系等方面為重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暢通流動。比如,産品檢驗檢測和品質認證方面,推動開展免予辦理強制性産品認證制度創新,擴大試點應用,擴圍“白名單”,為積體電路、汽車製造、資訊技術等重點産業企業開通自我承諾、自主申報、自動獲證、信用監管的便捷通道。提升消費服務品質方面,持續開展虛假宣傳、刷單炒信等網路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消費評價數據的公示和管理,進一步優化網路交易群眾訴求解決機制,探索推進“訴求即辦直通車”流程。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設方面,積極推動數字經濟標準創制,鼓勵行業協會、産業聯盟和企業參與制定數字經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

  四是全面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從全面提高市場綜合監管效能和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市場干預行為兩個方面重點推進,營造更加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比如,為有效提高市場監管效能,《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設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推動監管業務數據全量匯聚、高效共用、業務協同,實現市場准入、事中監管、執法辦案、接訴即辦等業務多級聯動和智慧決策;提出全面推行智慧監管,探索在食品安全、交通運輸、生態環境、文化旅游等領域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實施非現場監管。為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制定經營者集中申報系列指南,健全跨部門跨行政區域的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協作聯動機制,開展新能源汽車、資源開發、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等領域不當市場干預行為專項治理。

  五是優先推進京津冀市場高水準協作,爭當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排頭兵。重點從推進京津冀政務服務合作、深化京津冀信用監管聯動和持續推進京津冀跨境貿易協同發展等方面統籌發力,不斷提高京津冀區域政策的統一性、規則的一致性、執行的協同性。例如,以擴展政務服務合作範圍為切入點,提出推動建設通州北三縣營商環境協同改革先行示範區,試點開展營業執照異地“辦、發、領”一體化服務體系建設。以推進區域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為切入點,推進首批8類公共信用資訊跨地區共用,統一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等級標準,打造全國區域信用合作示範樣板。以共建區域開放高地為切入點,深化京津冀通關便利化改革,強化三地口岸合作機制,依託京津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三地空港、陸港資訊互聯互通。

  六是深入推進“兩區”制度型開放,有力支撐國內國際雙迴圈互促共進。從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促進關鍵要素雙向開放流動、完善超大城市現代流通網路和引領國際標準提速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不斷釋放更多制度型開放的政策紅利。聚焦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的主體和載體建設,提出鼓勵外資研發中心在京設立和發展,爭取國際科學中心合作聯盟獲批建設。聚焦促進關鍵要素跨境流動,提出分類分級推動數據安全有序跨境流通,持續推進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制度落地實施,推廣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試點等。聚焦推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提出爭取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落地,探索制定北京自貿試驗區重點領域外資企業投資清單指引。聚焦國際經貿規則規制對接,提出積極參與數據跨境流通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探索數據定價、流通等數字交易國際合作,推進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的國際互認。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