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關於促進本市會展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解讀

日期:2023-09-14 17:04    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會展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綜合性強、産業關聯度高、帶動效應明顯等特徵。為推動會展業高品質發展,進一步增強會展業引領消費、拉動産業、促進投資、便利貿易的重要作用,提升本市服務業發展水準,8月26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商務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本市會展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着力促進會展經濟量質齊升,助力首都高品質發展。

  一、主要考慮

  一是突出首都功能定位,強調北京會展業發展方向與建設“四個中心”的要求相一致,與國家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相一致,與“高精尖”經濟結構相契合,堅持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方向,打造彰顯首都特色的會展品牌。二是突出管理服務制度創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注重改革實效和創新引領發展,在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模式創新、管理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突出打造會展發展新格局,充分考慮城市功能、區域交通、産業發展、配套服務等要素,科學優化會展發展的空間佈局,有序增加會展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的供給,強化會展與其他産業的融合發展。四是突出統籌當前和長遠,堅持品質優先、長短結合、綜合施策,系統謀劃一批政策措施,既抓好當前任務落實,也結合會展業發展趨勢抓好長遠謀劃。

  二、主要內容

  共5方面24條具體工作任務,主要着力構建“四個體系”:

  一是立足首都功能定位,打造彰顯首都特色的會展品牌體系。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落實首都功能定位,增強會展業的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功能、國際高端要素集聚承載功能、開放發展動力支撐功能、城市對外交往示範引領功能,做強一批國家級品牌展會,謀劃一批服務國家戰略的新型展會,培育一批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優質展會,壯大一批符合主導産業發展方向的精品展會,打造彰顯首都特色的會展品牌體系。做優做強國家級品牌展會,培育壯大服貿會文旅服務、健康衛生服務、電信、電腦和資訊服務等專題展覽,強化“以會帶展、以展促會”,拓展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展覽功能,孵化培育資訊技術、醫療健康、金融科技等品牌展。謀劃和培育服務國際交往的新型展會,依託國際基礎科學論壇、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等,積極謀劃打造新的國家級展會平臺;借助國家重大外事活動,加強與中央在京單位、使領館對接,積極培育服務國際交往的品牌展。打造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優質展會,服務京津冀産業鏈強鏈補鏈優鏈,圍繞智慧網聯汽車、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打造一批細分行業領域展會,面向海內外開展産業鏈聯合招商;支援本市企業在京津冀三地舉辦系列巡迴展。積極培育本市自主品牌展會,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醫藥健康、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區塊鏈與先進計算等優勢産業,培育壯大一批與主導産業契合度高、標識度強的精品展會。

  二是高效配置要素資源,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會展産業體系。用好用活國內國際會展市場和資源,支援國際高端會展資源聚集,加強會展與國際經貿合作、産業空間拓展、消費提質升級、低碳綠色發展等方面融合互促,進一步增強會展業對拉動內需、擴大開放、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帶動作用。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支援本市企業與國際知名會展組織和國際頭部展覽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培育引進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國際知名展會落戶;鼓勵本市會展企業增強組展實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會展集團,大力吸引高水準國際化會展上下游配套市場主體;支援本市會展企業積極參與和開拓海外會展項目。推動會展與産業聯動,加強會展業與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服務業等重點産業領域聯動發展,推動會展産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會展區域帶動力和發展競爭力;鼓勵展會主辦方與本市重點商圈、特色餐飲集聚區、文化街區、産業園區等加強合作,促進會展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推動會展與消費聯動,促進會展、商務、文旅、體育等融合發展,聚焦重要節慶賽事,策劃專場發佈、專項展覽、頒獎盛典等綜合性活動,培育一批動漫、國潮、極限運動等深受年輕消費人群喜愛的精品活動,促進流行文化、時尚體育、潮流消費融合發展;依託珠寶展、家博會等展會平臺,吸引國內外品牌首發首秀,推動展會與消費季活動合作互動、相互賦能。推動會展與貿易聯動,擴大優勢産品出口和優質商品進口,積極爭取海關支援,提升參展便利化水準,簡化展品進出境手續,便利展品展後處置,支援保稅展示展銷常態化;對服貿會等重點展會設置綠色通道,為參展企業提供便利。

  三是激發市場主體創新發展活力,完善會展高品質發展生態體系。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會展主辦方、承辦方、行業協會、場館方等反映的痛點難點問題,加大改革力度,優化會展業發展環境;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通過存量提升與增量拓展相結合,加快補齊硬體設施短板,有效增加會展設施和高品質配套服務供給,構建産業鏈條完整、基礎設施完善、生産生活配套便利的會展生態體系。優化營商環境,精簡會展審批流程,推進大型展會活動“一件事”整合辦事場景建設;細化明確不同類型、不同規模展會的安保人員數量配備標準;規範對安全風險評估、安保、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等第三方機構的管理,充分發揮市場競爭的作用,給予辦展企業更多選擇權。提升會展場館承載力,堅持低碳、環保、綠色理念,高水準建設大型會展場館,加快推進新國展二期會展中心、大興國際會展中心建設,提升本市承接大型品牌展會的硬體設施能力;支援現有場館智慧化改造升級,提升數字化、智慧化水準,滿足線上線下同步辦展需求。提高會展配套服務功能,堅持國際化、高端化、品質化,加快新國展三期配套設施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大興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消費樞紐,打造集購物、免稅、娛樂、商務、酒店、體育、藝術、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國際交往新空間;優化提升新國展交通通達性,研究加強首都機場、新國展與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聯繫,合理規劃建設大興國際會展中心周邊交通設施。

  四是完善服務機制,建立優質高效的會展運營體系。遵循市場主導、政府引導、行業自律的原則,進一步健全會展業服務促進機制,優化公共服務平臺,積極促進專業化行業組織發展,實現政府、協會、企業資訊共用和良性互動,形成行業配套、産業聯動、運作高效的會展運營體系。加強會展服務統籌調度,依託國際會展專項工作組,定期與會展場館及主辦方溝通聯繫,建立服務事項臺賬,協調解決展會籌辦過程遇到的重大問題;加強市、區兩級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展覽場館協調聯動,鼓勵各區充分結合各自主導産業、特色園區,培育精品展會;鼓勵發展第三方策展機構,主動為會展舉辦單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強化政策支援,市商務局、市財政局正在研究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獎勵政策,進一步細化明確獎勵標準、獎勵範圍、申報流程。加強會展金融支援,鼓勵會展企業發起設立會展産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援場館建設運營、展會資源整合、展會品牌孵化,創新金融産品和信貸模式,進一步拓寬辦展機構、會展服務企業和參展企業的融資渠道。優化展會服務保障,在大型國際展會期間,根據交通運輸需求,增加公共交通運力;加強對展會期間周邊住宿、餐飲等價格執法;加強展會知識産權保護工作,為展會主辦方提供知識産權保護綠色通道和知識産權志願者服務。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