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0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正式發佈《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現就《若干措施》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人工智慧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重視通用人工智慧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範風險。
北京高度關注通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持續支援本市新型研發機構,聚焦大模型、類腦智慧、具身智慧、價值與因果驅動的通用智慧體等方向開展研究,産出悟道大模型、通用智慧體平臺等多項重大原創成果,具有先發優勢。同時,本市集聚了一批人工智慧優勢創新企業和科研機構,推出紫東太初、文心一言、ChatGLM、CPM、孟子等大模型産品,並具備商業化落地能力。
近期,以ChatGPT、GPT-4為代表的Transformer架構大模型技術,因其強大的內容生成及多輪對話能力,展現出通往通用人工智慧的可行路徑,引發新一輪的人工智慧創新浪潮。為系統推動全市人工智慧技術及産業發展,市政府印發《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實施方案》,聚焦通用人工智慧發展,市政府辦公廳同步印發《若干措施》。
二、工作思路
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和創新平臺催化作用,整合創新資源,加強要素配置,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風險防範,推動本市通用人工智慧領域實現創新引領和理性健康發展。圍繞創新主體共性需求,推動數據、算力等關鍵創新要素匯聚與開放;引導創新主體加強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慧技術體系研究,持續探索通用智慧體、類腦智慧、具身智慧等通用人工智慧新路徑;加大創新應用場景供給,推動通用人工智慧在政務、醫療、科學智慧、金融、自動駕駛、城市治理等方面示範應用;不斷探索監管工具及監管流程的創新,建立常態化服務和指導機制,推動相關評估及備案流程,為通用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營造包容審慎監管環境。
三、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針對提升算力資源統籌供給能力、提升高品質數據要素供給能力、系統構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慧技術體系、推動通用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場景應用、探索營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五大方向,提出21項具體措施。
一是提升算力資源統籌供給能力。實施算力夥伴計劃,與雲廠商加強合作,提供多元化優質普惠算力。加快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中心、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等項目建設,形成規模化先進算力供給能力。實現異構算力環境統一管理、統一運營,提高環京地區算力一體化調度能力。
二是提升高品質數據要素供給能力。構建安全合規的開放基礎訓練數據集,建設高品質的預訓練中文語料庫。謀劃建設數據訓練基地,提升數據標注庫規模和品質,探索基於數據貢獻、模型應用的商業化場景合作。建設數據集精細化標注眾包服務平臺,鼓勵專業人員參與標注,研究平臺激勵機制。
三是系統構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慧技術體系。開展大模型創新演算法及關鍵技術研究,鼓勵開源技術生態建設。構建數據管理平臺相關係統,研發數據清洗、標注、分類、註釋及內容審查等演算法及工具。構建多模態多維度的基礎模型評測基準及評測方法,建設自動評測開放服務平臺。支援研發分佈式訓練系統、編譯器及人工智慧晶片自動化評測系統,推動基礎軟硬體廣泛適配。持續探索通用智慧體、具身智慧和類腦智慧等通用人工智慧新路徑。
四是推動通用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場景應用。圍繞政務諮詢、政策服務、接訴即辦、政務辦事等工作,提升精準服務能力和系統智慧化水準。面向智慧導診、輔助診斷、智慧治療等場景需求,開發智慧應用,提升診斷、治療、預防及全病程管理的智慧水準。支援科研實驗室與人工智慧創新主體開展聯合研發,加速人工智慧技術賦能新材料和創新藥物領域科學研究。聚焦智慧風控、智慧投顧、智慧客服等環節,系統佈局“揭榜挂帥”項目,推動金融機構開放應用場景。支援研發多模態融合感知技術,開放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數據集,探索自動駕駛新技術路徑。支援在城市大腦建設中應用大模型技術,為城市治理決策提供更加綜合全面的支撐。
五是探索營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鼓勵創新主體採用安全可信的工具及資源開展技術創新,推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實行包容審慎監管試點。建立常態化聯繫服務指導機制,指導創新主體加強安全檢測,履行安全評估及演算法備案流程。加強網路和數據安全管理,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全面提升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建設科技倫理治理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科技倫理審查及相關業務培訓,構建良好人工智慧科技倫理氛圍。
四、政策亮點
一是直擊發展褃節。發展人工智慧是我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若干措施》堅決落實國家有關戰略部署和《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重點任務,針對算力、數據、演算法、應用、監管等産業發展核心要素及關鍵環節的難點、堵點,提出具體舉措,五個維度協同發力,突破發展瓶頸,推動本市人工智慧創新發展。
二是直通未來佈局。通用人工智慧是目前和未來國際人工智慧研究的焦點。《若干措施》體系化佈局大模型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同時前瞻佈局通用智慧體、類腦智慧、具身智慧等其他新路徑,通過支援創新主體突破關鍵“點”、支援領軍企業帶動産業“鏈”、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拓寬服務“面”,三位一體協同佈局,推動本市全力構建面向未來的人工智慧全棧自主技術體系及産業生態。
三是直面産業關切。市場是推動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關鍵力量。《若干措施》堅持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牢牢把握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的戰略機遇,充分結合本市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特點,引導創新主體在智慧城市、科學研究、智慧醫療等一批重點場景實現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加強監管技術和政策創新,為北京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構建完善的創新生態和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