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促進園區高品質發展支援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已正式印發,現將政策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20〕7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績效導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加強財政政策與其他各方面政策的協同聯動,加快打造基礎設施完善、環境清新優美、産業高度集聚、機制高效有力、開放創新活躍的高品質科技園區,促進中關村示範區一區多園統籌發展,有力支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建設。
二、對象範圍
《辦法》的支援對象為註冊在中關村示範區範圍內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創業服務機構、園區投資建設或運營單位等創新主體。符合支援條件的註冊在北京市其他區域的創新主體參照執行。
三、重點內容
(一)支援建設高品質産業承載空間
1.支援高品質科技園區建設。圍繞中關村示範區分園主導産業定位,加強園區産業服務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優化提升園區智慧化服務管理水準,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備、配套完善的産業承載空間,促進園區高端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
2.支援改造提升存量空間。支援合理開發利用存量空間資源,優化調整低效空間資源,通過“騰籠換鳥”等方式進行改造提升,打造集中連片的科技産業園區。
(二)支援建設高能級創新創業載體
3.支援建設標桿型孵化器。一是支援創業服務機構在中關村示範區各分園建設和培育標桿型孵化器,促進一流孵化人才牽頭組建專業化團隊,搭建開放式的專業技術服務平臺,開展高水準的創業輔導、早期投資、資源對接等專業化服務,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孵化運營機制,樹立旗幟標桿,引領孵化模式變革,帶動園區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優化提升。
二是支援創業服務機構培育優秀硬科技企業,重點促進中心城區的機構引入頂尖科技人才和創業項目,重點促進平原新城的機構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項目落地,支撐園區高品質發展。
4.支援建設一流大學科技園。支援大學科技園加強與大學的聯繫,完善運營機制,加強團隊建設,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推動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一批創新創業人才和企業,支撐未來産業發展。
(三)支援培育高品質産業生態
5.支援專業化園區運營服務機構發展。支援專業化機構參與園區運營服務,不斷提升園區的市場化、專業化運營管理和服務水準。支援運營服務機構創新運營機制,建立靈活高效的人才引進、薪酬激勵等機制,建設專業化運營團隊,不斷提升市場化運作水準,開展園區管理、産業促進、招商服務等工作,廣泛引入産業要素資源,不斷提升園區主導産業發展效能。
6.支援企業在園區落地發展。支援企業按照中關村示範區分園主導産業定位,入駐分園開展新技術、新産品研發及生産等活動。支援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提升企業規模和競爭力,支撐分園主導産業集群發展,帶動提升分園産業集聚度。
7.支援園區開展創新交流合作。支援園區主辦或承辦各類論壇會議、展覽展示、賽事路演等活動,搭建交流合作、宣傳推介、資源對接、業務協作的平臺,不斷提升“中關村”品牌影響力,吸引帶動各類創新資源要素在園區落地發展。
四、特色亮點
一是統籌謀劃空間載體園區鏈。梯度配置産業載體空間,構建滿足不同類型企業需求和産業發展需要的園區鏈,瞄準高規格高品質空間載體建設標準,打造未來産業科技創新高地。支援存量低效空間資源轉型升級為科技産業園和獨角獸聚集區。
二是聚焦提升園區專業服務能力。圍繞園區産業服務、公共服務、配套服務三大服務能力,完善共性服務設施和配套設置,引入或組建專業化服務機構,營造一流創新環境,進一步提升園區的産業承載能力和專業服務能力,促進重點企業集聚發展。
三是強化績效精準支援。更加有力發揮財政資金的精準支援和引導作用,對高品質科技園區、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專業化園區運營服務機構均採取事前補助方式支援,並按年度根據績效考核結果,加大支援周期給予持續支援。
四是市區兩級聯合支援形成政策合力。由市區兩級聯合實施,引導和推進各類資源全鏈條佈局空間載體、全要素向園區集聚、全方位服務園區高品質發展,培育“一園一産”,加快推動園區高端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
五、辦事指引
本辦法支援資金申報流程採取公開徵集、定向組織等方式。其中,定向組織項目由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根據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重點任務,遴選、組織相關單位申報,並經論證研究後確定支援項目。公開徵集項目主要包括以下環節:
(一)線上填寫項目申報書
申報單位根據當年度申報通知相關要求,通過北京市科技計劃綜合管理平臺填寫並提交項目申報書。
(二)分園推薦
中關村示範區各分園管理機構對申報單位的材料進行初審,綜合考慮項目立項必要性和可行性、對分園發展建設的支撐帶動作用等情況,出具書面推薦意見,並對項目資訊的真實性進行把關,對資金配套、政策支援、資金監管和企業服務等作出承諾。
(三)評審立項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組織專家對分園推薦項目開展評審,根據評審意見研究確定支援方案。
(四)結果公示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將擬支援項目名單在官方網站進行公示(涉密及法律法規另有規定不宜公開的除外),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
(五)簽訂協議
經公示無異議的項目,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項目承擔單位簽訂立項協議(非合同項目除外)。其中事前補助項目還需簽訂項目任務書,明確項目實施內容和績效目標等。
(六)資金撥付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按照相關規定撥付支援資金,並依據協議、任務書加強對項目的管理。
(七)項目驗收
對於事前補助項目,應在項目實施期滿後3個月內完成驗收工作。項目變更、延期、終止等事項依據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規定執行。
六、關切回應
(一)園區應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申報?
答:一是園區符合所在區功能定位和規劃要求,用地手續合法合規,屬於市區重點建設發展的園區。所在區應在空間、土地、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援政策。
二是園區發展建設規劃明確,産業定位清晰,區位優勢明顯,具備一定的空間規模和産業承載能力。
三是項目建設內容清晰、目標合理,能夠形成良好的産業生態,産生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具有較強的示範、帶動作用。
四是項目申報單位具有一定的投資建設能力或專業服務能力,建立較為完善的運作機制,管理制度健全。
此外,對於獨角獸集聚區項目,所在區已確立建設,並出臺專項培育政策;重點引入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引領和支撐高精尖産業發展的獨角獸企業,對於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項目,應由市區聯合確立建設,重點引入所屬分園重點産業領域掌握自主知識産權的前沿技術企業。
(二)創業服務機構申報標桿型孵化器應具備什麼條件?
答:一是擁有高水準的運營團隊。由國內外優秀孵化人才團隊牽頭設立,核心成員具有跨國公司、龍頭企業、投融資機構等工作經歷及項目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從業經驗。
二是建立市場化運營機制。內部治理結構完善,在人員聘用、薪酬制定、經營管理、投資決策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權。
三是開展專業化服務。搭建開放共用的專業技術服務平臺,提供技術研發、概念驗證、小試中試、檢驗檢測等服務。與領軍企業、高校院所、服務機構等緊密合作,開展高水準的創業輔導、早期投資、産業鏈供應鏈對接、國際化發展等服務;相關服務能力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對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要求。
四具有顯著孵化效能。已培育或儲備一批優質硬科技創業企業和團隊,能夠推動企業“升規升強”,能夠帶動相關領域創新資源集聚,促進園區創新創業環境優化提升。
(三)可以同時申報多個項目嗎?
答:同一內容的項目原則上只能選取中關村示範區專項資金其中一種支援方向,已通過其他渠道獲取市財政同類專項資金支援的項目,不再予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