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3個方面11個政策點!《國際化辦法》助推創新主體“走出去”

日期:2022-06-13 00:00    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6月16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發佈中關村示範區“1+5”系列資金支援政策(以下簡稱中關村“1+5”政策),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助力穩定經濟大盤。

  中關村“1+5”政策包含5個資金支援政策文件,發佈會上,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國際處處長郭睿發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提升國際化發展水準支援資金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國際化辦法》),介紹了該政策的主要內容和亮點,並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為釋放更開放、更明確的政策信號,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強國際合作,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力支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建設,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制定了《國際化辦法》。

  3個方面11個政策點全面支援創新主體

  《國際化辦法》擬從融入全球創新網路、集聚國際創新資源、國際交流合作這3個方面,11個政策點為創新主體提供支援。

  融入全球創新網路

  一是支援成長型中小企業、領軍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深化拓展與世界先進創新區域合作,推動北京市技術(服務)創新成果“走出去”。

  二是支援創新主體在國(境)外設立實體化科技園區,通過提供配套設施及服務,促進科技企業集聚,搭建與國內的創新合作渠道。

  三是支援創新主體在國(境)外設立孵化平臺,通過提供物理空間、共用設施和專業化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初創企業成長。

  四是支援創新主體在國(境)外設立研發中心,通過國(境)外研發佈局,把握世界前沿技術,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集聚國際創新資源

  一是實施外資研發中心研發激勵計劃,支援主要業務在國(境)外的投資者在中關村示範區設立外資研發中心或擴大研發投入。

  二是支援國際科技組織、國際科研機構、跨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國際期刊等首次在京設立分支機構,運用國際規則吸引國際同行搭建國際交流平臺。

  三是支援中介機構開展跨國(境)技術轉移服務,拓展國際技術轉移渠道,推動技術成果、人才團隊、國際組織落地和技術産品“走出去”,促進中關村示範區成為承接跨國(境)技術轉移的重要目的地和對外輻射源。

  國際交流合作

  一是支援科研開放共用。鼓勵創新主體與國際科技組織構建科技交流合作新模式,擴大創新資源共用、加強軟硬體設施共建、開展創新治理研究。

  二是支援創新主體組織重點學術會議及品牌性交流活動,開展國際交流研討。

  三是支援創新主體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四是支援創新主體開展國際人才交流合作,對重點産業領域科技企業開展境外培訓和國際人才交流項目給予資金支援。

  五大政策亮點

  《國際化辦法》具有五大亮點,分別是:

  (一)支援技術(服務)“走出去”

  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資源整合能力的本土世界領軍企業,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提高海外優質資源配置能力,推動中關村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數字基礎設施、技術聯合攻關與創新應用等國際合作,帶動“北京標準”“北京智造”和“北京服務”走出去。

  (二)吸引國際機構在京落地

  持續吸引國際科技組織、行業聯盟、外資研發機構、跨國公司、國際科技服務機構等創新資源在京集聚,推動形成國際組織集聚區,爭取一批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總部和國際研發機構落地發展。

  (三)實施外資研發中心研發激勵計劃

  為進一步支援外資企業在京發展,本市出臺《北京市關於支援外資研發中心設立和發展的規定》,外資研發中心研發激勵計劃是規定的重要內容,通過研發激勵促進外資研發機構在京設立和發展,擴大研發投入,激發城市創新活力。

  (四)支援科研開放共用

  以“開放、合作、共用”為主要理念的開放科學,被認為是當今世界重要的第四科研範式實踐,是我們加強國際創新治理合作、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路的一條重要途徑。該政策點旨在推動北京探索打造開放科學“北京樣板”,服務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和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

  (五)支援打造國際學術期刊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路徑。該政策點旨在加快我市世界一流學術期刊建設,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團,提升我市科技期刊綜合實力及科技評價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提升學術環境,搭建好的學術平臺,密切學術交流交往,營造濃郁學術氛圍。

  答記者問

  《國際化辦法》在支援國內創新主體“走出去”方面,有哪些利好措施?

  郭睿:北京市擁有大量的優秀企業、豐富的創新資源,近些年涌現出小米、中科創達、諾和致源等一批科技企業,並且成功推動大量技術出海,為北京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環境注入了充足的力量。為了培育更多企業“走出去”,服務更多企業深入連結全球創新網路,《國際化辦法》提出“融入全球網路”的支援方向,通過4個政策點為國內企業出海提供政策支援。

  一是支援技術(服務)“走出去”。這一政策點,主要鼓勵成長型中小企業、領軍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深化拓展與世界先進創新區域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利用國(境)外應用場景促進本市技術迭代。?

  二是支援創新主體在國(境)外設立實體化科技園區,通過提供配套設施及服務,促進科技企業集聚,搭建與國內的創新合作渠道。

  三是支援創新主體在國(境)外設立孵化平臺通過提供物理空間、共用設施和專業化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初創企業成長。

  四是支援創新主體在國(境)外設立研發中心,通過國(境)外研發佈局,把握世界前沿技術,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我們希望通過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資源整合能力的本土世界領軍企業,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提高海外優質資源配置能力,加快海外研發佈局,探索境外離岸孵化、中關村加速的跨境服務模式,推動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數字基礎設施、技術聯合攻關與創新應用等國際合作,帶動“北京標準”“北京智造”和“北京服務”走出去。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