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北京市生態安全格局專項規劃(2021年—2035年)》正式印發

日期:2022-06-04 22:30    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分享:
字號:        

  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安全格局,是保障首都生態安全、推動首都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空間戰略。為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深化新版北京總規的生態戰略部署,落實全域全要素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要求,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組織編制了《北京市生態安全格局專項規劃(2021年—2035年)》,目前已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印發。

  規劃立足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轉型,在空間規劃中把生態安全置於更加突出的位置,識別對於保障生態安全、維護生態過程健康和穩定具有關鍵意義的重要生態資源及戰略性生態空間,將寫意性的綠色空間結構深化細化為寫實性的生態安全格局。聚焦生態安全格局的系統化構建和差異化管控,探索首都非建設空間的規劃、管控與實施路徑。

  從單到多優格局 構建面向多目標需求的市域生態安全格局

  規劃針對首都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突出生態問題及生態安全挑戰,面向保障基本生存、可持續發展及人居品質提升等多層級安全需求,綜合考慮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功能保障、災害風險防控、健康福祉提升等多重維度,選取水、生物、地質、文化、遊憩等9大類要素,在單要素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基礎上,充分銜接重要自然資源和法定保護空間,構建市域綜合生態安全格局,有序引導“兩線三區”向“一線兩區”的戰略轉變。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生態功能和健康福祉,推動水生態系統韌性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完善、文旅格局體系優化等。以水為脈、以田為綱、以綠為底,引導生態要素合理有序佈局,優化首都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由量到質增效益 統籌推進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在嚴守生態要素規模底線前提下,強化生態過程調控、生態格局優化以及生態系統品質和功能的提升。量化識別對維護首都生態安全具有重要影響的斑塊、廊道和節點,如生物廊道中斷點、通風廊道堵點、碳匯提升潛力空間、休閒遊憩服務盲區等。面向生態系統服務和民生福祉的整體提升,明確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整治的重點區域和主要任務,為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提供直接指引。

  由粗到精強管控 初步建立分級分類的非建設空間管控體系

  基於生態安全格局,統籌底線約束與系統優化、剛性管控與彈性引導,以要素融合和格局調控為抓手,以功能提升為目標,建立分級分類的非建設空間管控體系。結合宏觀準入政策、中觀正負清單、微觀項目管理,制定差別化管控策略。以規劃決策支援和應用為導向,構建規劃資訊管理平臺,實現生態安全格局可視化、可量化、可優化,助力提升生態空間治理的精細化、智慧化水準。

  由分到統促實施 搭建縱向傳導與橫向銜接的統籌實施機制

  規劃面向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的要求,按照“上下銜接,左右協調”的原則,構建各層級間縱向傳導體系和各部門間橫向銜接機制。縱向上促進市-區-鄉鎮各層級規劃之間的有效傳導,向上落實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生態部署,傳導剛性指標和空間管制要求,向下為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區級非建設空間規劃等提供指引;橫向上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要素的統籌和重點生態空間的整合,初步形成基於“多規合一”的規劃協同工作機制,並推動建立統籌實施機制。同時以政策創新和任務落實為抓手,制定規劃實施方案,明確重點任務、夯實主體責任、細化工作時序,推動規劃落實落細落地。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