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本市發佈措施加強極端天氣防範應對 強對流天氣提前1至3小時預報

日期:2021-12-22 09:0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強極端天氣風險防範應對工作的若干措施》,當氣象臺發佈冰雹、雷電、高溫、大霧天氣紅色預警信號,暴雨、大風、寒潮天氣橙色及以上預警信號,暴雪、持續低溫、沙塵暴黃色及以上預警信號,以及發生龍捲風時,判定為發生極端天氣。

  措施指出,本市將提高氣象精準預報和提前預警能力。對局地強降水、短時大風、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龍捲風除外)原則上提前1至3小時預報預警;其他極端天氣提前6至12小時預報預警,力爭提前24小時預報預警。同時,實行分落區精準預報,落區精準到流域、區、街道(鄉鎮)、重要景區。強化短臨預報,精準落區預報提前1小時以上發佈,並加密滾動預報。

  極端天氣要分級響應、細化處置。本市將建立完善指揮調度指令清單,實行全時段指揮調度機制,根據極端天氣變化情況動態調整響應措施,及時調度處置各類災害事故。對於重點風險點位,實施扁平化、點對點調度,實現精準指揮和響應。

  本市將利用3至5年時間,實現本市居民接受社會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的人數佔常住人口總數的30%至35%。也鼓勵引導企事業單位和家庭儲備應急物資,增強極端天氣災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同時,將強化內澇風險點識別,實行落圖管理,利用3至5年時間對全市下凹式立交橋等城市公共空間低窪處強降雨積水情況進行推演,並根據推演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