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北京發佈《進一步完善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行動方案(2021-2023年)》,將進一步完善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
當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聯合北京銀保監局、北京證監局、市金融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政務服務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國資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文資中心等部門,召開“進一步完善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行動方案”政策發佈會,總結近年來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據悉,本市高度重視民營小微企業發展,出臺了支援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多項政策,修訂完善《北京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努力為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本市加快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創新,以“續貸”“首貸”“確權融資”“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為切入點,建成了集首貸、續貸、確權融資、知識産權融資等功能於一體的貸款服務中心,並致力於將其打造成為服務實體經濟便利化融資的“金融超市”。
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黨委書記、主任楊偉中介紹,北京地區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持續保持“量增、價降、面擴、結構優”態勢,融資環境持續改善。
據統計,2020年末,北京市普惠小微貸款餘額是2018年同期的1.73倍,年均增長率31.5%;小微企業有貸戶數是2018年同期的1.67倍,年均增長率29.2%;普惠口徑的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佔比46.7%,較2018年同期大幅增長31.8個百分點;2020年12月普惠小微貸款利率4.92%,較2018年同期下降177個基點。
本次出臺的《行動方案》從加強政策協同、建立健全政銀企對接長效機制、加強科技賦能、聚焦重點領域提升金融服務專業化水準等四大方面,提出25條具體措施,旨在實現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中短期目標與推動金融機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的統一。
據了解,《行動方案》確定了近三年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目標:
一是小微企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速,普惠小微貸款年均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0個百分點以上;
二是正常經營的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獲得率持續顯著提升,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三是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規模年均不低於500億元;
四是三年內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將累計向市場投放央行政策性資金不低於2000億元。
此外,《方案》從四個維度着力提升轄內金融機構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能力。
一是通過加強政策協同、發揮部門合力來激勵金融機構“願貸”。從強化貨幣政策引導、完善小微金融服務監管考核、完善貸款服務中心建設、優化融資擔保體系、多措並舉降成本等方面提出5條具體措施,充分發揮貨幣政策與監管政策、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加強政策激勵與約束,提高金融機構服務民營小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通過建立健全北京市政銀企對接長效機制支援金融機構“能貸”。有機整合企業線上融資服務體系,推動各融資平臺功能互補與業務協同,為企業提供多層次、廣覆蓋、便捷化的融資服務;同時,提升線下政銀企對接活動質效,啟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顧問制度,增強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精準性。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進一步暢通政策傳導渠道,打通金融機構與企業融資對接的“最後一公里”。
三是通過加強科技賦能,完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來推動金融機構“敢貸”。從進一步發揮北京市金融公共數據專區作用、推進創業擔保貸款、完善確權融資服務體系、推廣應收賬款票據化、加強信用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5條措施,綜合運用科技手段,整合信用資訊資源,幫助銀行了解企業,提升風控能力,緩解銀行因資訊不對稱等帶來的“不敢貸”問題,實現金融資源精準滴灌。
四是聚焦重點領域,提升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專業化水準促進金融機構“會貸”。重點領域覆蓋科創、製造業、文化、三農、綠色等行業,通過金融管理部門與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合作,進一步優化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股債聯動、外債便利化、融資租賃、企業掛牌上市、私募股權融資等特色化金融服務的辦理流程與服務模式,從而全面提升金融服務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的能力和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