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知識産權發展規劃》政策解讀

日期:2021-07-24 17:16    來源:北京市知識産權局

分享:
列印
字號:        

  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知識産權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佈。《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北京知識産權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為深入推進北京知識産權高品質發展,支撐全市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效知識産權保障。

  一、編制背景和過程

  “十三五”時期是北京知識産權事業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深化實施首都知識産權戰略,知識産權法規政策體系更加健全,保護水準大幅增強,轉化運用體系建設更加深入,區域協同發展更加緊密,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公共服務加快提升,治理體系更加完備,對外開放持續深化,全市知識産權事業提質發展,綜合實力持續領先,知識産權首善之區初步建成。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知識産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品質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全面加強北京知識産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成為知識産權事業加快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力量源泉。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北京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時期。按照全市統一安排,北京市知識産權局會同全市知識産權辦公會議成員單位等部門編制了《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知識産權發展規劃》。《規劃》編制工作深入踐行“開門問策”理念,廣泛徵求並吸納創新主體、行業組織、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等各方意見建議,與國家和本市相關規劃進行了有效銜接,勾勒出“十四五”時期全市知識産權工作高品質發展的新藍圖。

  二、編制思路

  《規劃》編制主要遵循以下思路:

  一是《規劃》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知識産權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全面踐行“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的重要理念,從全市知識産權戰略實施和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出發,做好“十四五”時期知識産權工作的頂層設計,明確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

  二是《規劃》貫徹國家知識産權戰略部署,深入分析研判當前以及面向二〇三五年北京知識産權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提出建設“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的新目標,着力打通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以開創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建設新局面作為“十四五”時期北京知識産權發展的新起點,積極引領知識産權強國建設。

  三是《規劃》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緊密圍繞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範建設,強化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知識産權保護,發展知識産權交易市場,推動“三城一區”知識産權特色發展和高標準推進“兩區”知識産權建設等重要專題設置工作專欄,為深化落實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有效知識産權支撐。

  三、主要內容

  《規劃》立足北京知識産權工作全領域和大格局,是本市首個綜合專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誌、植物新品種等各類知識産權及相應工作任務的專項規劃,為激發全市創新活力,促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探索新發展格局構建提供知識産權保障。

  《規劃》包括四部分內容,共19個章節,約1.6萬字。

  (一)深入實施首都知識産權戰略,知識産權首善之區建設成效初顯

  1.“十三五”時期北京知識産權發展取得的成就。“十三五”時期,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知識産權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化首都知識産權戰略實施,知識産權首善之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止“十三五”末,全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5.8件,約為全國平均水準9.87倍;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64.6%和79.2%。“十三五”期間,23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和外觀設計專利金獎。專利代理機構達到737家、執業專利代理師達到9481人。2019年度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北京市“知識産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指標考核位居全國第一。知識産權綜合實力持續領先。

  2.“十四五”時期北京知識産權發展面臨的形勢。“十四五”時期我國仍將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知識産權全球化競爭激烈程度空前加劇,知識産權綜合實力對比優勢持續演化,國際知識産權制度規則體系面臨多重挑戰,知識産權對於國家安全的保障作用持續上升。我國已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創新對於高品質發展的引領作用持續增強,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經濟社會發展對於高品質知識産權創造、高效能知識産權運用、高水準知識産權保護、高效率知識産權管理、高標準知識産權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強,知識産權制度對於高品質發展的支撐和保障作用持續增強。

  “十四五”時期,國家支援北京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為首都知識産權事業發展提出新要求。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更加突出創新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開放發展、綠色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和安全發展,為首都知識産權事業發展賦予新內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包容發展為首都知識産權事業發展注入新動力。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為首都知識産權事業發展帶來新挑戰。

  3.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展望二〇三五年,知識産權首善之區已經確立,首都知識産權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更加完備,知識産權制度運作更加順暢,對於“四個中心”建設的激勵保障作用充分彰顯。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更加完善,大保護格局更加有效。關鍵核心領域知識産權創造能力和儲備大幅增強,知識産權市場機制更加健全,知識産權交易市場充分發展,知識産權運營成效和知識産權服務創新更加顯著,知識産權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深層次融合。知識産權密集型産業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增強,知識産權支撐高品質發展更加有力。知識産權國際交往充分活躍,優質國際知識産權資源進一步聚集,知識産權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首都知識産權國際形象更加突出,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目標如期實現。

  (二)“十四五”時期北京知識産權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1.指導思想。《規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新發展理念,緊密圍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以全面支撐高品質發展為主題,全面推進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建設為主線,深度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兩區”建設,深化京津冀知識産權協同發展,堅持知識産權開放發展、系統發展、安全發展,同步謀劃知識産權供給側和需求側改革,推動知識産權交易市場充分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知識産權營商環境,加快知識産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率先探索知識産權高效支撐新發展格局構建的有效路徑,在知識産權首善之區基礎上,開創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建設新局面。

  2.基本原則。《規劃》以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首善標準、堅持創新導向、堅持高品質發展、堅持開放共贏為基本原則,加強黨對知識産權事業發展的全面領導,持續激發北京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營造國內最優、國際一流的知識産權營商環境,統籌推進知識産權對外開放與安全。

  3.主要目標。《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市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2件,作品登記量達到110萬件,執業專利代理師數達到10000人,為企業提供知識産權公共服務數達到2.2萬人次。知識産權支撐“四個中心”建設更加有力,支撐高品質發展機制更加健全,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更加深入,支撐區域協同發展作用更加凸顯,支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顯著提升。

  (三)“十四五”時期北京知識産權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北京知識産權事業發展的八個方面主要任務。

  一是持續完善頂層設計。加強戰略規劃引領,制定落實知識産權強國政策措施;完善法規政策體系,開展地方知識産權綜合立法,固牢知識産權事業發展法治保障;健全專利導航産業高品質發展、知識産權公共服務和知識産權安全發展等知識産權戰略發展機制。

  二是着力強化全鏈條保護。高標準落實《關於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的行動方案》,加快大保護格局構建;強化知識産權侵權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持續加大保護強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知識産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落實知識産權懲罰性賠償制度;聚焦前沿科技和數字經濟,加強新領域新業態保護;強化商標、地理標誌、植物新品種、商業秘密、老字號保護,完善綜合保護;統籌推進知識産權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發展,健全糾紛多元解決機制;有效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強化知識産權保護技術支撐。

  三是深入推進高品質發展。聚焦重大需求、前沿領域和原始創新活動,加強關鍵領域專利創造和儲備,培育高品質知識産權;實施知識産權強企培育工程,提升獨角獸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小微企業知識産權能力;持續發揮平臺、機構、基金作用,推進知識産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深化高校院所知識産權權益歸屬好分配機制改革,完善知識産權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知識産權保險和證券化,鼓勵知識産權金融産品服務創新。

  四是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聚焦重大部署需求,支援京津冀知識産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建設,提升京津冀知識産權協同發展品質和層級;加強京津冀知識産權發展聯盟建設,探索京津冀知識産權服務業聚集發展新模式,完善協同發展機制,有序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京津冀知識産權行政執法協作與風險監管協同,強化知識産權協同保護。

  五是深化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加強知識産權密集型産業研究,發展産業協同創新和知識産權協同運用組織,推動知識産權與産業深度融合;建立數字出版精品庫,建設版權運營交易中心,加快發展版權産業;鼓勵發展高附加值知識産權服務和知識産權服務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知識産權高端服務業,推動知識産權服務業國際化發展;實施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建設地理標誌保護和運用示範區,打造現代種業培育基地,培育特色産業;加強中關村國家知識産權制度示範園區建設,支援中關村知識産權先行先試。

  六是加快推動高水準開放發展。深化知識産權預警,加強企業海外知識産權佈局,提升創新主體國際競爭力;建設海外知識産權公共服務資訊庫,優化海外知識産權維權援助綜合服務,創新海外知識産權維權服務模式,完善企業涉外知識産權風險防控體系;加強與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中國辦事處合作,大力推進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援中心建設,高水準推進知識産權國際交流合作;引進專業化、國際化知識産權服務機構,搭建知識産權合作橋梁,促進國際合作産業園知識産權發展。

  七是着力推進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創新知識産權公共服務機制體制,構建多層次、全類型、全鏈條的知識産權公共服務體系,持續優化知識産權領域營商環境;加強市、區、創新創業載體三級知識産權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里”;加強知識産權綜合資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發揮專利資訊傳播利用基地、知識産權資訊服務中心、國家和本市公共圖書館專利資訊服務部門作用,提升知識産權資訊服務能力和水準。

  八是持續優化治理體系與能力方面,構建政府、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等廣泛參與的知識産權協同治理體系,加強行業知識産權自我治理與自律,推進知識産權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健全協同治理體系;持續編制發佈知識産權保護狀況白皮書和有社會影響力的典型案件,創新宣傳方式,加強知識産權重要決策部署、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宣傳和解讀,大力培育知識産權文化;組建首都知識産權決策諮詢專家委員會,建設新型知識産權智庫,系統推進首都知識産權智庫群建設,提升知識産權治理能力支撐。

  《規劃》同時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法治保障、強化經費保障、夯實人才保障、完善監測評估五個方面保障措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