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共北京市委審計委員會印發了《“十四五”北京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市委審計委員會成立後發佈的第一個審計工作發展規劃,是對在北京市統籌推進中央審計委員會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的系統謀劃和落實,對指導“十四五”時期北京審計事業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將《規劃》編制情況和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規劃》以市委審計委員會名義印發,是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新時代審計工作的意見》的“施工圖”
中央審計委員會成立以來,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審計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時間成立市委審計委員會,加強對審計工作的領導,抓好審計領域重大事項的規劃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督促落實,切實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十四五”時期是新發展階段的起步期,是推動首都新發展的關鍵階段,進一步做好北京審計工作意義重大。每到審計事業開局起步的關鍵時候,市委市政府都會及時指方向、提要求、作保障。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審計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0條意見,對着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作出部署安排,是指導“十四五”北京審計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以《意見》為指導,市委審計委員會研究編制出自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審計工作發展規劃。《規劃》進一步細化落實《意見》的部署要求,以定量表述為主,分4個板塊提出4大發展目標和11項主要任務,描繪出較為具體詳細的未來五年審計工作“施工圖”。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市委審計委員會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過問,提出修改意見。《規劃》是市委審計委員會對審計工作的頂層設計,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規劃》的印發實施,對於進一步鞏固深化審計管理體制改革成果,推動“十四五”時期北京審計高品質發展,以強有力的審計監督保障執行、促進發展,推動首都“十四五”目標任務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二、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審計工作的壓艙石。進一步健全完善黨領導審計工作的制度機制,是做好北京審計工作的根本保障。《規劃》把堅持和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全面領導貫穿全篇,把落實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的能力明顯提升作為主要目標,以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基本原則,全文十余次提到加強黨的領導,強調要認真落實黨對審計工作全面領導的各項制度,堅決貫徹落實黨對審計工作的各項要求,不斷強化政治機關意識,健全完善黨委審計委員會工作機制,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加強市委審計委員會對各區委審計委員會的領導,把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不斷增強審計工作的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
三、《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開展審計監督要努力實現的主要目標,並分別提出各領域的審計目標
“十四五”時期,要基本形成與首善標準相適應的“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努力實現四個主要目標:一是落實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的能力明顯提升。堅持和落實黨中央關於審計工作重大決策部署的工作機制更加完善,確保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審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的制度更加健全,與其他監督部門的貫通機制更加有效,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全面提升,全市審計“一盤棋”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審計全覆蓋品質明顯提升。堅持全面覆蓋、重點審計,注重全覆蓋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實現審計全覆蓋橫向與縱向、有形與有效、數量與品質相統一。三是審計監督效能明顯提升。堅持揭示問題與推動解決問題相統一,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促進解決問題、推進完善制度機制的工作閉環。四是審計隊伍素質和專業化水準明顯提升。審計幹部成長成才、幹事創業的機制進一步健全,審計隊伍專業素質更加突出,年齡結構更加優化,優秀年輕幹部人才庫和“成長檔案”更加完善,數據分析團隊、青年突擊隊、政策研究團隊作用發揮更加突出。
為了確保主要目標落實,《規劃》進一步細化“十四五”時期北京審計的工作內容,在確定分領域主要任務時,採用“審計目標+全覆蓋要求+重點任務”的表格結構,結合各領域審計全覆蓋要求,分別提出了各領域的審計目標。重點任務更多采取定量表述的方式,將量化指標和細化任務體現在表格中,更便於實施和評估。在確定各分領域審計目標時,充分考慮了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確定的各領域工作目標,遵循少而精的原則,確保審計目標抓得準、管長遠、定方向;在設立各項具體任務的定量指標時,本着實事求是、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遠近結合的原則,力求做到近期與中長期指標的有效結合。
四、《規劃》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的11項審計任務
《規劃》回應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任務和要求,在北京市“十四五”規劃框架內謀劃審計工作,推動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有效落實。提出了首都功能提升及服務保障審計、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落實情況審計、城市治理情況審計、財政審計、公共投資審計、企業與金融審計、資源環境與鄉村振興審計、民生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督促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共11項主要任務。要求加大對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舉措、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情況的審計力度,促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大對經濟社會運作中各類風險隱患的揭示力度,促進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推動築牢經濟安全屏障;加大對重大改革任務和重要改革舉措落實情況的審計力度,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向縱深發展;加大對教育、社保、住房、養老、體育、鄉村振興等重點民生領域項目和資金的審計力度,推動在更高水準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對公權力運作的制約和監督力度,堅決揭露重大違紀違法問題和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發揮“經濟體檢”作用。
五、《規劃》首次提出“首都功能提升及服務保障審計”和“城市治理情況審計”,並把“督促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作為“十四五”時期主要任務之一
首次提出“首都功能提升及服務保障審計”。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是北京市“十四五”規劃明確的重點工作。進入新發展階段,北京審計機關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任務將更加突出。同時,近幾年來,審計在服務首都功能提升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實踐,一些好的經驗做法也需要固化下來。因此,《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審計機關要以推動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為目標,做好首都功能提升及服務保障審計。新增任務體現了北京特色和審計機關的政治擔當。
首次提出“城市治理情況審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總書記關於創新社會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對於創新審計工作思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針對北京建設現代化宜居城市的新要求,《規劃》將“十三五”時期的城市管理運作情況審計任務,變更為“城市治理情況審計”,聚焦城市運作管理、城市更新和基層治理等重點事項,加強對重大政策、規劃落實和重點項目、資金的審計,助推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把“督促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作為主要任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審計不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落實總書記的要求,推動“十四五”時期審計工作高品質發展,審計機關必須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打通審計工作的“最後一公里”,實現審計工作閉環。《規劃》將督促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作為主要任務,從推動健全審計整改責任落實機制、嚴格落實對賬銷號制度、科學合理提出整改要求、完善整改聯席會議制度、完善整改跟蹤檢查機制、健全審計整改工作報告機制等方面,聚焦審計整改工作重點事項及內容,着力做好審計“後半篇文章”,不斷提升審計整改工作品質和效率。
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落實情況審計”被再次寫入《規劃》,作為“十四五”時期的主要任務之一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是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十三五”時期,京津冀三地審計機關主要圍繞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等方面協同開展跟蹤審計,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落實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四五”時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時期。今年年初,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協同推進交通、生態、能源、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發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和實實在在的更多的成果。北京市“十四五”規劃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水準明顯提升”的主要目標。落實總書記的要求,對表北京市“十四五”任務目標,《規劃》提出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同時期的目標任務,繼續聯合天津、河北審計機關,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推進落實情況、重要資金保障情況進行跟蹤審計。主要圍繞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城市副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構建、辦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協同推進科教興國等國家戰略落實等方面開展審計監督,推動形成更加緊密的協同發展格局。
七、《規劃》再次提出“積極推進研究型審計”
在《“十三五”北京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中曾提出“打造研究型審計”要求,對推動北京審計改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時期,新的審計定位和任務,不只需要把研究型審計作為工作方式,更需要把研究型審計作為審計理念,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因此,《規劃》再次提出了“積極推進研究型審計”,要求審計工作必須樹立調查研究的理念。在審計實施前,全面研究相關審計領域政策、規劃、體制、制度、機制、歷史情況、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在審計實施中,重點研究審計工作目標、範圍、重點、方法步驟、組織方式、技術方法、評價指標,特別要深入剖析問題背後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在審計報告階段,要堅持把審計發現的問題置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審視,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形成審計報告、審計資訊和調研報告,推動加強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